第(1/3)頁 魏王國的正式建立,預示著郭鵬距離稱帝只有一步之遙。 只要他愿意,只要他想,只要他做。 所有人都已經知道了大結局之所在,大家正在為了大結局而緊鑼密鼓的籌備著。 而在這個檔口,郭鵬從鄴城起身,打起了魏王的依仗和車架,以魏王的身份前往雒陽。 此次前往雒陽,不僅是要去雒陽向小皇帝當面謝恩,進行一場政治表演,然后還有一件偏私人的事情。 郭鵬前往雒陽的時候,帶上了蔡邕的兩個女兒,蔡琰和蔡琬。 蔡邕和鮑信一起,是之前那場政治風波的幸運的幸存者。 但是也不能這樣說,因為鮑信是一念之間得以幸存,蔡邕卻是怎么作死,郭鵬也不會傷害他的,更何況這一次蔡邕因為生病,正好錯過了這一場政治風波,更為幸運的保全了自己。 那場政治風波前后,蔡邕都躺在病床上起不來。 就算蔡邕參與進去了,他的身份和他的經歷是也他的保命符。 郭鵬無論如何都不會殺蔡邕,相反,還要給他最高的待遇,把他高高捧起,讓他獲得超然的地位。 政治風波過去之后,鮑信大病一場,差點丟了性命,病情稍稍穩定之后,便向皇帝請求辭官。 很快,“皇帝”允許了鮑信的辭呈,但是鮑信卻不得回到家鄉,只能舉家遷移到雒陽,終身不得回到兗州。 鮑信為此私下里寫信向郭鵬請求讓他回到家鄉,可是得到的結果卻是不僅自己一家子,連同兄弟鮑韜一家子一起被送到了雒陽。 鮑韜遭到了牽連,被解除官職,全家一起從泰山老家送來了雒陽,連家族戶籍都被強制更改。 家族土地、產業、人口被沒收,又在雒陽外批了一塊荒地給鮑氏,讓他們『耕讀傳家』,算是對他們最后的溫柔。 沒有任何可以商議的余地。 鮑信為此郁郁寡歡,卻不得不寫信向郭鵬承認錯誤,表示感謝,以此換取茍延殘喘的機會。 他是真的心存感謝的,因為他算是幸運的,至少一家人都保全了。 臧洪和荀彧卻都已經死了,家人也未能得到保全,一幫女眷,今后的凄慘可想而知,并且無人敢施以援手。 比起這兩人,鮑信覺得自己實在太幸運了。 雖然不敢說今后是否還有前途,不敢說今后是否還能重新回到郭魏中央,但是不管怎么說,到底還是活下來了,只要能活下來,那一切就都還有希望。 鮑信是如此樂觀地看待一切的,畢竟他是郭鵬獲取兗州的最大功臣。 他相信郭鵬還是念這份情的,所以自己活下來了。 而蔡邕的病情雖然緩緩恢復,但是聽說了朝堂的可怕變故之后,受到了驚嚇,病情又有了反復,于是郭鵬就趁著這個機會,把蔡邕的兩個女兒和蔡夫人一起帶去雒陽照顧蔡邕。 蔡邕的兩個女兒都是有時間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