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劉琮絕望的看著文武群臣們。 沒人回答他。 韓嵩也為此十分悲憤。 “你們這些小人!難道就眼睜睜看著主上受辱,而沒有任何舉動嗎?食君祿,當為君分憂!你們一心一意想著投降,難道不是無恥嗎?” 盡管韓嵩大力疾呼,強烈要求抵抗,但是扭轉(zhuǎn)不了大多數(shù)人的意志,反而被群起而攻,誣蔑為居心叵測之徒。 盡管王威和蘇飛愿意抵抗,愿意帶兵北上和魏軍大戰(zhàn),但是面對不愿意出力的群臣,他們也得不到出兵的保障。 沒人愿意為他們督運糧草,沒人愿意為他們籌措軍需,沒有人愿意幫他們搞后勤,所以這仗根本打不起來。 作為一個剛剛嗣位,沒有任何威望的代表,劉琮甚至連貫徹自己抵抗意志的辦法都沒有。 他不是君王,沒有人愿意聽他的命令,而這些人也有資格不聽他的命令,不為他辦事。 這是劉琮的悲哀,也是代表的悲哀,更是劉秀給自己的子孫埋下的最大的雷。 面對強權(quán),遵守規(guī)則的漢室宗親們沒有任何反抗之力。 事已至此,劉琮徹底絕望了。 “我該怎么辦?我還能怎么辦?蒯卿,你告訴我。” 劉琮有些崩潰的看著蒯越。 “惟今之計,只有請大王命令軍隊卸甲,放下兵器,大王自己交出印綬,抬著棺木,待魏軍前來,就可以前去投降,魏軍必然不會為難大王,反而會善待大王,保證荊州的安穩(wěn)大王不會受到任何傷害。” 看到蒯越一本正經(jīng)的描述著自己該怎么投降,劉琮忽然有些明白了。 這幫家伙,分明就是一條心,那邊在前方投降,這邊在后方威脅自己投降。 他們根本就不想讓他們的利益受到一分一毫的損害! 可事已至此,面對滿營二五仔,他又有什么辦法? 萬般無奈之下,劉琮只能被迫做出了投降的決定。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