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農為國之本。 一頂大帽子扣下來,頓時叫反商稅集團人心惶惶。 當然,他們決定不會那么輕易的就認輸。 這一要求被很多官員反對,官員數量最多的尚書臺內部就有諸多官員提出反對意見。 他們認為魏國商稅一直都按照東漢制定的策略執(zhí)行,那么多年也過來了,現在突然要增加稅收,難道不會引起民眾的不滿嗎? 一旦發(fā)現錢不夠用就要加征稅收,長此以往,民不聊生,還談什么治理國家? 重農抑商固然有道理,但是沒有商人行商,錢從何來? 各地貨物如何流動?民間所需如何滿足? 全都靠朝廷來組織嗎? 那朝廷需要花多少錢? 這難道不是與民爭利嗎?! 王粲你個廢物! 棗祗你居心何在? 曹孟德你到底想干什么? 不知道從根本解決問題,就知道薅大家的羊毛! 不少官員跳腳般的攻擊王粲和棗祗等人,說他們居心不良,試圖與民爭利,一堆帽子扣上去,紛紛化身祖安人,口吐芬芳舌綻蓮花,就差沒要求他們自己辭職了。 當然也有一些人比起王粲和棗祗更加在意郭鵬的看法。 因為他們知道能決定一切的是郭鵬,認為這搞不好是皇帝的一種試探,王粲這幫人只是被推出來試探大家的棋子。 這難道是皇帝的意思? 有人如此擔心。 不過這樣的擔心并未出現,因為皇帝自始至終都沒有提起過這樣的議題,官員們提出爭論的時候,皇帝一直都沒有表態(tài)。 于是數月之后,這樣的爭論也就不了了之。 皇帝顯然更關注戰(zhàn)爭而不是這些事情。 也有一些人歡欣鼓舞,覺得皇帝是看到了民意,選擇了退讓,選擇了妥協。 這件事情也就這樣過去了。 可沒想到一年以后的如今,這件事情再次被提起,而且還不是王粲提起的,是郭鵬自己親自下旨要求的。 皇帝親自下旨。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