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百一十三 躁動起來的王粲-《東漢末年梟雄志》
第(2/3)頁
這可是相當嚴重的事情,郭鵬的語氣也相當嚴肅。
“朕受禪登位,肅清環宇,一統江山,當安定天下,與民休息,奈何自前漢黃巾亂起以來二十年,軍閥割據,兵禍連結,國土荒廢,百業待興,今國庫空虛,用度日緊,非長遠之計,遂令內閣、財政部訂立章程,加征商稅,以資國用,不得有誤。”
圣旨已下,君心已定,這可怎么辦?
這群人里面相當一部分還在想著要如何輕松愉快的度過接下來的生活,該如何享樂,如何快意人生,但是萬萬沒想到,局勢急轉直下。
開征商稅這種事情不就很明顯的是在薅他們的羊毛嗎?
當初皇帝搞鹽鐵官營的時候,正是因為皇帝沒有加商稅還便利了他們的行商,所以他們才沒有阻攔,默認了鹽鐵官營的事實。
可沒想到皇帝得寸進尺,那邊過了鹽鐵官營,這邊又要開征商稅。
那么多屯田民給你壓榨還不夠?
鹽鐵官營了都,我們都割讓了這部分利益給你了,你賺得盤滿缽滿,國庫不說,你自己的內庫里有多少錢你自己不清楚?
你還不滿足?
你還要搞我們?
要是我們這一次退讓了,下一次你是不是就直接沖我們的莊園下手了?
不行不行,絕對不行!
一群人憂心忡忡的聚在一起,三五成群的商議此事。
這群人組成成分也不都是一樣的,但是有一點是明確的。
無論是士人家族還是豪強家族,只要是做官的,就沒有家主親自經商的。
沒有哪個官員會親自操持商業生意。
說白了,金錢是權力的奴隸,金錢不能主導權力,過去是,現在也是,重農抑商在中國歷史上一貫為之,打壓商人是不變的準則。
權力才最重要的,所以爭權才是帝國官員的第一要務,他們不屑于掙錢。
自古以來的輕商傳統擺在眼前,那錢掙得再多,也會受到權力的壓制,但凡在仕途上有所前途的,沒誰會自毀前途去操持商業。
但是俗話又說的好,這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
錢用的好,會在獲取權力的道路上平步青云,事半功倍。
真正的聰明人都會用錢去獲取權力,虛假的聰明人才會用錢去賺錢。
當然有些人也是根本沒辦法獲取權力,只能退而求其次,去賺錢了。
所以為了在官場上吃得開,走得遠,錢不能少。
上下打點,逢年過節送點禮,意思意思,對于仕途就很有好處。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