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感覺郭鵬說的很有道理,曹蘭點了點頭。 “所以才有戰國七雄的爭霸?” “對,就是因為分封,才有了戰國七雄的合縱連橫和爭霸。” 郭鵬開口道:“之前我相對于漢帝來說,實際上就是分封諸侯,中央不能牽制我,不能命令我,我一門心思想著統一,可是立國以后就不一樣了,為了國家穩定,郡縣制是必須的。 沒有分封國君的權力,地方官員只能墨守成規,保境安民,無法對外開拓,所以郡縣本身就是為了統治而不是為了開拓而設計的,為的就是統治,而非進取,分封制就不一樣了,為的就是開拓?!? 曹蘭覺得自己聽明白了。 “原來是這樣……但是既然如此,又該在什么地方設立封國呢?如果在江南……或者遼東?” “不行,必須在咱們不能控制住的地方設立封國。” 郭鵬搖了搖頭,開口道:“咱們魏國很大,很強,人口很多,交通便利,國家政令從洛陽可以傳達到任何一個角落,盡管如此,以我們如今的狀況,可以掌控的國土面積也是有極限的。 我以為,向東能把平州設置郡縣予以掌控,向南能把交州設置郡縣予以掌控,那對我們而言,至少在百年內,向東和向南兩個方向上都是極限了,無法繼續對外擴張,無法設置郡縣有效統治。 政令和軍隊的抵達需要時間,這個時間一旦超過了某個極限,政令就失去了效果,軍隊就不能及時平定叛亂和禍事,如此一來,咱們在當地的統治就會崩潰,得不償失?!? “是這樣嗎?” 曹蘭不懂政務,眨巴著眼睛看著郭鵬。 郭鵬緩緩點頭。 “對,用郡縣來統治是有極限的,無法無限的擴張,我派人算過,推演過,這個極限,大概就是三個月的時間,從洛陽出發的軍隊和政令三個月能抵達的最遠地方,就是這個極限。 超過這個極限,我再強,軍隊再多,也無法統治,除非交通發生飛躍,所以我就在想,我要把這個極限找到,然后,把咱們的孩子送到極限之外,在那個地方給他們封國,讓他們自己對外開拓,自己進取。 如此一來,在魏國做皇帝的阿瑾不會受到分封出去的孩子們的威脅,分封出去的孩子們的進取也不會受到魏國國內的鉗制,雙方互相無法實質性干擾,或許,這是唯一的辦法。” “那么遠的地方嗎?” 曹蘭似乎有點舍不得:“那孩子們不是永遠也回不了家了嗎?” “必須要那么遠,甚至還要更遠一點,為子孫后代考慮,他們彼此之間最好不要有利益的沖突,如此才能更長遠的發展?!? 郭鵬緩緩開口道:“當年劉邦要是有機會有實力,把目光放到外面,把漢室諸王分封到草原上,分封到西域,分封到交州以南,分封到遼東,或許如今,漢室又會是另外一種局面。 分封出去的孩子們若能打開局面,占領當地,也算是魏國的藩屬國,出去的是咱們魏國人,代表的也是魏國,傳承的是華夏法統,帶過去的也是咱們的教化,這難道不是另一種意義上的開疆拓土嗎?” 曹蘭忽然覺得郭鵬說的很有道理。 “另一種開疆拓土……” “對,另一種開疆拓土,當年周王室或許也是這樣的想法,當年周王室所能控制的疆域,也就是關中和黃河流域一帶,其他的地方根本控制不了。 正是因為分封諸國出去,才把河北,才把中原,才把一部分的江南給控制住了,那些諸侯都是華夏人,帶去的官員兵卒也是華夏人。 落地生根發展壯大之后,建立起來的不同國別實際上也是華夏,把原先不屬于華夏的土地變成了華夏的土地,有周八百年,也是八百年的分封開拓史,為今日奠定了基礎。 而我要做的也是如此,把孩子們分封到我所能掌控的土地的極限之外,在那里給他們封邦建國,給他們一些官吏和軍隊,讓他們帶走一些愿意跟從的民眾,讓他們去發展,去開拓,去建立新的國家。” 郭鵬深吸了一口氣:“我的孩子,不該平庸?!?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