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數日之內,連著五人上表。 他們代表五個士族頭部家族,各自請立各自家學為正統圣人學,罷黜其余家法,正式和其余家法決裂,投向了正統的懷抱。 這不僅是一種態度,也是一種趨勢,他們的發聲直接分裂了士人集體,使得部分士人試圖進行的大串聯行動直接破產,不可再行。 已經有人投入了皇帝的懷抱,已經有人背棄了士人集體,他們選擇了皇帝,而不是選擇大家,奔著更好的政治利益去了。 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直接失敗,郭鵬的統治沒有陷入危機,政府也不會停擺,士人們的必殺絕技已然失效。 于是郭鵬大喜,晉升工部員外郎賈逵為工部右侍郎,表揚他在田豐手下辦事得體,且【能言敢言】,【頗有膽氣】,賞賜了一些物品。 又晉升財政部員外郎桓典為財政部右侍郎,褒獎桓典【深明大義】,給與一定的賞賜。 這兩人顯然已經是簡在帝心的人物了。 這給一些士人造成了沉重的心理打擊。 有人旗幟鮮明的支持皇帝,旗幟鮮明地站在皇帝那邊,已經分散了士人們的力量。 這就意味著無論如何,皇帝也有人可用,雖然不是那么多。 士人如果不能站在統一戰線上對抗皇帝,就不能讓皇帝讓步,因為皇帝還有余地。 有些家族會得到皇帝的任用,就此大大興盛,有些家族則會失去政治權力和地位,被人打壓,迫害,極有可能失去傳承。 這里頭的危險性…… 未免也太大了。 這五人在十二月中上旬接連發聲之后,最開始洶涌澎湃的反對浪潮之聲已經開始退熱。 很多人開始掂量自己原本的選擇,掂量自己是否可以承受相關的反噬,更有甚者開始私下里和這五人接觸,想著能否改換門庭,取得一個相對安全的承諾保障。 五經十四家法并非獨立自主各自發展的十四個脈絡。 東漢的士人們也并非僅僅只學習自家家法這一本書。 很多人都是通曉五經,對五經的各種家法都有了解,對各種家法之間的不同和微言大義的不同解釋也有了解。 比如蔡邕就是一個全能型學者,盧植也是全能型學者。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