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掌握經(jīng)典傳承的頭部家族們完全認識到了這是一場形勢極其嚴峻的戰(zhàn)斗。 稍有不慎,滿盤皆輸,百年積累盡成灰,他們的基業(yè)會迅速被政治權力打掉。 讀書為了做官而不是為了學習圣人道理這個真理將立刻發(fā)揮它殘酷的現(xiàn)實作用,將這些失去上升途徑的家族拋棄。 一如當年獨尊儒術之后被拋棄的百家學說,還有白虎觀會議之后被拋棄的各家家法。 讀書不為做官,還為了什么? 難道真的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嗎? 非也非也,沒幾個人有這樣的情操,大部分人只是為了做官享福罷了。 真要那么偉大,擺出百家學說不會那么順利,儒家學說不會那么順利就稱霸。 沒有漢武帝的政策扶持,儒家學說再過一千年也不可能登頂中國思想界。 所以郭某人討厭這些掌握經(jīng)典傳承的頭部家族——明明都是為了做官,為了政治利益,開誠布公不好嗎?非要扯上學術問題。 真是當了彪子還要立牌坊。 其后,黃龍殿會議如期召開,皇帝郭鵬作為幕后黑手,在會議開始的第一天親自蒞臨黃龍殿,在黃龍殿的主位上看著蔡邕主持這場利益再分配的盛大會議。 郭某人其實是可以感受到那些人不善的目光的。 那種憤恨的,不滿的,咬牙切齒甚至想要推翻自己的目光。 這種感覺,郭某人莫名的感覺到有點熟悉。 對,當年黃巾之亂前夕,出于對靈帝政策的怨恨而暗中為黃巾之亂推波助瀾的那些人看待靈帝的目光就和此時此刻略為相似。 不敢說完全相似,但是相似度還是比較大的。 要是眼神可以殺人,郭某人感覺自己現(xiàn)在已經(jīng)死了一萬多次了。 郭某人覺得,之所以這一次不會爆發(fā)黃巾起義,原因就在于自己的根基十分牢固,掌握的土地人口和資源比他們加在一起還要多。 所以當他們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一切加在一起都不能和皇帝抗衡的時候,除了無能狂怒之外,實際上做不了什么。 只能乖乖來開會。 他們能夠威脅劉秀能夠威脅劉宏,靠的是手上的土地、人口、錢財、糧食,以及依靠這些要素組建起來的反抗軍事力量。 能夠暴力推翻王朝的軍事力量是根本原因之一,沒有軍事力量,再怎么狂怒也很無能。 有了軍事力量,那人家就不是那么敢讓你狂怒。 靈帝用盡一切手段想要扭轉局面,但是他辦不到,因為積重難返,漢王朝已經(jīng)病入膏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