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當年,在鄴城,為了選拔良才,皇帝陛下舉辦了一場論才大典。 那場論才大典有一千三百多名士子參加,他們聚在一起,靠著自己的才華進行了一場考試,成績優秀者才可以進入魏國政府辦公。 一共選出來的三百人里,至今為止還在為魏帝國辦事的官員的數量是二百六十七人。 考試選拔出來的官員的文化素質和道德品質一覽無遺。 與察舉制度選出來的舉士們五分之三的敗壞率相比起來,孰優孰劣,只要是個正常人就能看出來。 許靖就開始思考,是不是可以借鑒那場大考的例子,對察舉制進行一定的修改呢? 辛苦的思考之后,許靖思考出了名為【科舉】的選拔人才制度。 其核心思想就是摒棄推舉,以分科考試作為選拔人才的唯一方式。 任何試圖獲取官位的學子都可以自己報名,然后參加考試,考試合格被錄取之后,就能被授予官位。 許靖認為,這樣一來,就能真正選拔出對國家有幫助的人才,而不是只會吃喝玩樂連一點正常的事情都不會做的廢物,更不會因為過于拘泥道德,從而選出一批欺世盜名之輩。 總結一下,許靖認為察舉制度已經從事實上被證明失敗了,這個運行了數百年的規則已經到了不得不打破重組的時候。 就是現在,打破它,將它徹底打破,重新整合,創造出一個擁有強大生命力的全新的制度。 這則奏表遞上來之后,郭鵬很滿意。 “蘇遠,把這份奏表帶去內閣命人謄抄,然后傳遞到每一個官署,我要讓所有官員都知道,許靖,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遵旨!” 蘇遠立刻親自帶人去了內閣,找到了內閣首輔曹操。 “曹首輔,這是陛下的命令,讓您立刻找足夠的人手把這份奏表謄抄數十份,分別送往各大官署,一個都不準漏下。” “我知道了。” 曹操接過了奏表,心里很疑惑,不知道什么樣的奏表又是皇帝需要廣而告之的。 一般只有非常重大的政治決策才會讓皇帝選擇火速公之于眾,這難道也是什么重大的政治決策? 翻開來看了幾眼,曹操愣住了。 這是…… 選人制度的改革? 變察舉為……科舉? 曹操大驚失色,立刻開始細細研讀,很快便意識到這個制度一旦確立,那將是對士人階層的絕殺,士人階層會為此失去他們已經把持了百年的選官進身之階。 這是要徹底和士人開戰? 這……是郭鵬的意思? 然后曹操看到了上表人——許靖。 曹操的表情變得非常錯愕。 許靖? 許靖? 那個許靖? 那個在皇帝的逼迫下正在被所有士人喊打喊殺成為過街老鼠的許靖? 他瘋了? 因為這件事情過于嚴重,以至于曹操忍不住開始猜想許靖的精神狀態是不是有點問題。 然后他最終確定許靖的精神狀態沒什么問題,因為精神狀態有問題的話,無法提出這樣具有建設性意義的政策建議。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