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和貴霜皇帝的遭遇不同,康居國的內部還是相對平穩的。 得知大宛國的求救之后,康居國王想到了唇亡齒寒的道理,覺得留著大宛國為自己擋災是很有意義的事情,于是沒費什么功夫就決定支援大宛國,共同對抗魏帝國。 順便還把郭瑾派去勸說康居人不要支援大宛國的使臣給抓了起來,關進了監獄里,以此表明自己支持大宛國的決心。 于是就在魏軍圍攻貴山城的時候,康居國的支援軍隊兩萬人進入了大宛國境,火速向貴山城發起支援。 一起支援的還有一些大宛國的地方軍隊,林林總總湊了一萬人,共三萬人馳援貴山城。 貴山城本身有兩萬軍隊防御,防御兵馬并不缺少,雖然被魏軍截斷了水源,但是短時間內還是能支撐住的。 只要援軍及時來到,能解除圍困,那么就可以打破這個局面。 此時此刻,魏軍已經得知了康居國派出兩萬軍隊馳援大宛國的事情。 “他們到也懂得和唇亡齒寒的道理,但是卻不知道我軍根本不打算進取康居國,此等行為,實在是愚蠢至極。” 郭瑾聽說自己派去的使者被抓起來關進了監獄,非常生氣,決定好好的教訓一下不知天高地厚的康居國。 不管名聲多響亮,總有些蠢貨不見棺材不落淚,非要被狠狠地打擊一下才知道天高地厚。 那也好,正好讓魏軍試一下對方的斤兩,要是對方真的是廢柴,那么將來又有很多好處可以獲取。 而另一邊,他又聽說貴霜國發生了內亂,所以已經不可能干預大宛戰爭的事情,覺得很高興。 如此一來,魏軍需要對付的對手只有兩個,兩個愚蠢的地區性強國、魏帝國面前的蕞爾小國。 郭瑾立刻召開軍事會議,向將軍們詢問對策,將軍們的意見相當統一。 一面繼續攻城,一面正面擊潰康居援軍,用康居士兵的腦袋震懾城中大宛軍隊的抵抗意志,讓他們失去繼續抵抗下去的決心,由此攻破這座防御十分堅固的中亞堅城。 郭瑾又詢問誰能用少于康居援軍的軍隊擊潰康居援軍,因為主力軍隊要用來圍城攻打。 于是除了曹仁之外的將軍們又紛紛站起來爭著請戰。 其中張飛的嗓門最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