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內部整理完畢之前,交州和中央之間的矛盾始終都是次要矛盾。 對于分得清主次矛盾的郭某人來說,交州完全可以放在最后解決。 所以當時,郭鵬根本無意于染指交州,只是讓朱靈和張遼不斷帶兵在荊南四郡和揚州南部開拓新的領地,開發江南土地。 期間,郭鵬零零散散得到過一些關于交州的情報。 比如張津的身體不太好,經常生病,精力不濟,并且時常流露出想把交州牧的地位和權力傳承給他的兒子的想法。 但是他的威信不夠高,和麾下的部將相處不好,時常有矛盾爭端,全靠身為皇帝的郭鵬任命他才能做交州牧,所以他的想法很難達成。 當初,郭鵬還沒有南下侵擾荊州而劉表還沒有死的時候,劉表曾經對交州產生過野心,想要占據交州,因此和張津交惡。 雙方打了兩三年的仗,張津的實力和交州的戰爭潛力遠遠不如帶甲十萬的劉表與荊州,而且也不怎么會打仗,給交州的軍隊和人民帶去了很大的損失。 盡管劉表未能得逞,但是張津一樣被部將和地方實權派所憤恨—— 這是當然的,因為張津打仗損耗的是地方實權派的力量。 交州什么開發程度,荊州什么開發程度,你心里沒點數? 張津還真沒有,郭魏帝國的壓力傾瀉到荊州頭上之前,張津和劉表的部將連年戰斗,大小戰斗不斷,敗多勝少,但是限于交通等因素,劉表始終也不能擴大戰果。 后來魏帝國建立,劉表感受到了壓力,不得不轉道北向,再也沒有騷擾過交州,直到他病死之后,荊州政權覆滅。 魏帝國控制了荊州,強大的壓力直接懟在了張津的臉上。 張津比對一下雙方實力,感受到了深深的危機感,于是主動上表投誠,算是解除了交州的危機,以此獲取了一定的威望,坐穩了交州牧的位置。 但是這并不是結束,張津喜好宗教,喜好文學,平日里和文士相處的很好,和部將們的關系卻很差。 等到他身體不好,開始考慮后事的時候,才發現一群搖唇鼓舌的文士并不能幫他的兒子坐穩交州牧的地位。 首先,郭鵬那邊不一定能說得通,魏中央勢力是否還愿意讓交州名為歸附實際獨立,那還不好說。 而且交州并非沒有眾望所歸之人。 交趾太守士燮就是那個眾望所歸之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