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郭鵬決定下令統領海軍的定海將軍太史慈率領大量海船和一萬海軍士兵南下。 途中攜帶一批揚州丹陽大營里的精銳軍隊,然后再一起南下,湊足兩萬人。 這批軍隊常年生活在江南地區,已經熟悉了江南的暖濕氣候,前往交州也不會出現不耐酷暑的情況,作戰也會非常簡單。 用海軍繞開陸上艱難的道路,兵分兩路。 一路在珠江口登陸,攻略南海郡,然后往西進發。 一路則直接到交趾郡沿海一帶,直接登陸交趾郡,對交州的核心地區發起打擊。 理由自然就是平叛,并且問罪交州牧張津和交趾太守士燮。 用這樣的理由把這兩股勢力從交州連根拔起,接著強制推行清丈土地政策,短時間內就能把弱雞的交州地方勢力蕩平。 然后,交州就是中央直轄了。 作戰部隊從海軍和丹陽大營里抽調,作戰總指揮為太史慈。 部隊后勤則從揚州調運,一樣采取海運策略,最大限度利用海船和海運,最大限度利用當地資源,以減少戰爭損耗。 郭鵬也不想為了這個如今的蠻荒之地耗費太多的錢糧。 江南的開發工作非常耗錢,郭鵬掃蕩豪強莊園得到的錢財之中的一部分用在漠州的建設和大運河的建設上,剩下的一股腦全部投入了江南開發,為了增加江南開發的速度。 小冰河步步逼近,時不我待,郭鵬已經能感覺到自己的時間不多了。 用不了多少年,淮河流域都能在冬天結冰了。 零度等溫線的南移對于農耕民族來說是一種巨大的毀滅性的打擊,不止遼東,不止河北,整個江北的農業都要遭到重大打擊。 長江以南都難說會不會受到影響,真正安全的地方反而是嶺南。 而嶺南現在的開發等同于沒有,開發起來嶺南之地也少耕地,多丘陵,分擔不了多少北方的壓力。 可以起到大作用的,估計還就是紅河平原這一塊一年三熟的寶地了。 土壤肥沃,氣溫暖濕,一年三熟,把中原先進的農業技術轉嫁到這里來,這里很快就能成為天下糧倉,希望之光。 郭鵬預計魏國只有十年時間,十年時間若是不能把紅河平原打造為糧倉,不能把嶺南地區的農業初步發展起來,小冰河期就十分難熬了。 還有海運和大運河。 南糧北調工程需要海運和運河,尋常陸路運輸根本就無法考慮,效率太低,速度太慢,軍隊出征都是問題,更別提支援全民。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