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但是要成為別人的威脅,也要去找,找到有人住的新大陸,才能成為威脅,之前,除了日常演練之外,海軍還就是南北轉運的任務最多。 遼東缺糧,江南缺馬,有些地方缺人,有些地方缺錢,走海運都是較為方便快捷的。 江南和遼東就這樣被各類大海船給溝通在了一起,跨越空間界限,成就互聯。 前幾年,太史慈和張遼再次聯手度過臺灣海峽登上臺灣島,奉命開拓臺灣島并且在臺灣島上建立統治。 太史慈和張遼帶領幾千人登陸臺灣島,然后繞島探索。 找到了不少土著人,也找到到了臺灣島最優良的港口,之后他們上表皇帝,說他們探索到了這個大島,請皇帝命名,以及命令他們之后該怎么做。 郭鵬得知以后很高興,決定讓他們在登陸的地方設置海軍基地,在這里常駐,并把這個大島命名為夷州島。 反正郭鵬說什么就是什么,軍隊肯定照著他的目標去做。 之后郭鵬又下令在港口處設縣,設立統治,并且把這個縣命名為臺灣縣,派駐了縣長。 至于這個縣該怎么發展。 當然是靠著臺灣島本身的一些特產和東冶縣做生意。 所以還真別說,這也是一條不大不小的商路,開拓出來以后,不少海商選擇在東冶縣或者臺灣縣定居,經營兩岸,搞商貿往來,把一些臺灣島上的土特產販賣到東冶縣或者揚州北部的繁華區域。 這份開拓功勞有一半記在了太史慈的腦袋上,太史慈獲益匪淺,但是這種功勞并不能讓身為軍人的太史慈感到滿足。 這一回,郭鵬選擇走海路攻擊交州那群不知天高地厚的混蛋們,給了太史慈大展威風的機會。 之前對付朝鮮半島上的三韓,那種虐菜的感覺讓太史慈非常不過癮,他希望這些蠻荒之地的【野人】們可以兇悍一點,不要一觸即潰,稍微給他一點挑戰性。 但是太史慈的想法注定是不能實現的。 因為無論是現在還是未來很長一段時期,中原帝國軍隊的最大敵人都不是這些南方“蠻夷”,而是江南潮濕悶熱的氣候與惡劣的交通。 此時,是延德十年七月底。 太史慈的海軍進軍的時候,郭鵬也傳旨到交州,痛斥交州牧張津和交趾太守士燮及其他數名太守、縣長,說他們統統都是混賬東西,亂搞亂來,把中央號令視作無物,這完全就是在造反! 天子之兵不日將至,爾等若要活命,便立刻罷兵,束手就擒,聽侯處置,但凡敢于抵抗,殺無赦! 算是最后通牒,讓他們乖乖地束手就擒,識時務者,可以活命,不識時務者,一切就都不好說了。 得到消息的張津又是驚恐又是惱怒,種種情緒交織在胸口,一口血噴出來,整個人面色慘白的倒了下去。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