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士燮渾身一抖,抬起頭看向了太史慈那玩味的笑容。 稍微一品,士燮便心驚膽戰。 他知道自己并沒有拒絕的自由和資格。 不接就是死。 艱難的咽了口唾沫,士燮跪在地上雙手舉起向前,接下了這份皇帝詔。 “臣,士燮,叩謝天子隆恩!” 看著士燮那“感動”的模樣,太史慈哪里看不出來他眼下的糾結和痛苦。 給他一點時間讓他反應一下,但是眼下必須要有的準備工作也不能少。 離開縣城,太史慈回到軍營,一聲令下,軍隊進入一級戰備狀態,隨時準備鎮壓叛亂,蕩平不臣,用武力執行郭鵬的命令。 軍隊才是皇命得以傳達四方貫徹到底的根本推動力量。 威懾的姿態擺的很足,對內對外都已經做好了準備。 對于士燮和整個士家來說,這是一個關乎命運的抉擇。 所以激烈的爭論會議就在龍編縣城內展開。 總體來說,支持的人數和不支持的人數是對半開的。 因為中央軍人數多,實力強大,后勤充足,展現出了極強的軍紀軍規和威懾力,這讓士家人感到畏懼,感到害怕。 他們意識到就算集合交州的全部力量也無法戰勝中央,無法實現當年南越王趙佗的豐功偉績,強行對抗面臨的下場就是死亡。 所以有差不多一半的人被嚇破了膽,覺得應該接受朝廷的命令,美其名曰【忍辱負重】,主張南遷,另立家園。 但是由于中央這一次是要把士家的祖產連根拔起,連祖宗之地都不給留,強行把士家驅趕到國土最南端,嚴重違背了安土重遷的傳統習俗。 一些士家老人被氣得須發皆張,面色漲紅,表示寧死也不愿意交出蒼梧老家歸屬權。 與之相比,士燮本人不能繼續留在交州而要去洛陽做九卿高官的事情反而不是很重要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