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皇帝想要做什么,那是從來不管不顧你是什么身份的。 皇親國戚如曹氏、糜氏,一樣被他懲治,一樣被他打壓。 事到如今,龐統和蔡瑁知道他們是無能為力的。 “叔父,這件事情,恐怕是真的。” 龐統無奈的開口道:“陛下大概是真的想要這樣做,真的想讓你們去邊境蠻荒之地廣播教化,去教導那些未開化之人……” “啊?” 龐德公差點沒站穩身子,好在蔡瑁眼疾手快,扶住了他。 “怎么會這樣……” 司馬徽左右看看,覺得自己非常無力。 “我……我找孔明說一下這件事情,來得及嗎?” 黃承彥則是病急亂投醫,居然想到了要去找遠在西域的女婿諸葛亮談這件事情。 諸葛亮現在做了兩千石高官,想來應該是有一點話語權的,應該能幫他也說不定。 黃承彥認為這樣做是有意義的。 龐統苦笑著搖了搖頭。 還找諸葛亮? 恐怕信還沒送到諸葛亮手上你們就已經上路了。 而且這個事情,真的沒得說。 龐統有些話不好說,就看了看蔡瑁,示意蔡瑁說出來。 蔡瑁當然知道龐統是什么意思。 好你個龐士元! 就讓我做這個惡人! 但是沒辦法,這個事情,還真得他來說。 “龐公,黃公,司馬公,有些事情,并不如同你們想的那么簡單,龐公、黃公和司馬公都有子弟、學生在朝為官,人數之多,冠絕天下各州,現如今,朝中對此感到不滿的人,實在是很多。” 蔡瑁決定把這件事情剝開來說,把一切都給講明白,告訴他們,讓他們知道這件事情的重要性。 而他這樣一說,龐德公、黃承彥和司馬徽就稍微有些轉過彎來了。 感情這件事情背后還有隱情? 不,不是隱情,而是人心。 是朝中各路高官對荊州人占據科舉絕對優勢的不滿意。 數年科舉,科考狀元全部都是荊州人,沒有一個外州人。 前十名里百分之四十左右的人都來自荊州,而不是其他地方。 荊州一個州就把科舉考試折騰成這個樣子,對于其他各州人士來說,他們可不愿意接受未來二三十年里朝堂里高官顯貴都是荊州人的局面。 科舉考試不是選拔優秀學生,不是給社會輸送人才,那選的是官。 是掌握行政權力的官。 是可以主導帝國未來走勢的官。 政治意義遠大于一切其他的意義,所以在科舉考試的范疇內,政治掛帥是肯定的,荊州人的強勢,必然引起其他各州的忌憚。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