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早些年的【胡肆】之爭伴隨著郭某人的政治清洗基本上消失的無影無蹤。 現(xiàn)在已經(jīng)沒有人說酒肆是胡肆了。 人們也不再執(zhí)著于一人一桌一份餐食的【上流】生活,而開始接受這種坐在一張桌子上吃飯的模式了。 該怎么吃,對于官員們來說實在不是陌生的事情,也不需要辛毗親自給瑪努爾講解,否則魏永跟著一起來的意義就沒有了。 這還不算。 除了這些大菜,還有一人一份的放置在鐵板上的一整塊燒肉,端上來的時候還在發(fā)出滋滋滋的聲音。 那不是用筷子吃的,而是用一把餐刀一把像是微縮農(nóng)具一樣的餐叉來吃,把肉切開,用餐叉去吃,這種吃法瑪努爾也是聞所未聞。 魏永說這是牛肉,瑪努爾學著魏永的樣子切了一塊放到嘴里,一咀嚼,瞬間就能感受到鮮嫩的牛肉帶來的那種絕佳的味覺體驗。 “這種吃法是從皇宮里傳出來的,據(jù)說這是皇帝陛下在行軍打仗的途中創(chuàng)造出來的吃肉方法,聽說皇帝陛下非常喜歡這樣吃肉,現(xiàn)在也經(jīng)常這樣吃,后來這種吃法從皇宮里傳了出來,大家就都學會了。” 魏永邊吃還不忘記給瑪努爾講解這些菜品的來歷。 總有很多和那位皇帝陛下有聯(lián)系。 他覺得魏帝國的食物文化實在是太豐富了,而且每一種都很好吃,絲毫不比羅馬的宮廷菜要差。 不過唯一讓他有點意外的是,十幾道菜上桌,琳瑯滿目,卻沒看到一道生食,全部都是熟食。 瑪努爾覺得疑惑。 這和郭鵬的關系就真的很大很大了。 郭鵬在全國范圍內(nèi)推廣熟食,拒絕生食的政策已經(jīng)推行下去多年。 隨著鐵鍋和煤炭的普及,熟食的規(guī)矩逐漸深入人心,就算是在沿海地區(qū),也越來越少人食用生食了。 生食的傳統(tǒng)主要和古時候人們?nèi)鄙倭侠砉ぞ吆腿剂线@些客觀因素脫不開關系。 鐵鍋是在宋朝開始普及,炒菜也是在宋朝開始大規(guī)模鋪開,煤炭等廉價燃料也差不多是在同一時期走入尋常百姓家,開始真正普及到普通老百姓。 當今中國的各大菜系要是缺少鐵鍋這種關鍵的料理工具,那才叫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在此之前,沒有鐵鍋且缺少燃料的情況下,人們的料理手法很有限,哪怕皇族也是如此。 沒有鐵鍋不能炒菜,人們的烹飪手法就有限,燃料昂貴不能普及的情況下,也沒有辦法對食物進行長時間的加工,為了省錢,生食就是很好的選擇。 所以從茹毛飲血時代的生食傳統(tǒng)才一直沒有被摒棄,而是一直流傳下來。 世界各地都是如此,有些傳統(tǒng)習俗一直流傳到現(xiàn)代。 到了宋朝以前的隋唐時期,生食的概念和菜式恰巧達到了一個高峰。 魚膾這種春秋戰(zhàn)國時期就出現(xiàn)的菜式在唐朝發(fā)展到一個高峰,成為人人都愛吃的上等菜品,生魚片一類的料理五花八門,風靡大江南北。 也正巧,日本遣唐使也在這一時期出現(xiàn)了前往中國學習的高峰,生魚片也就隨著遣唐使傳播到了日本,被日本繼承下來,延續(xù)至今。 但是這樣吃毫無疑問是有危險的,甭管淡水魚還是海水魚。 所謂的追求食物本味和新鮮的概念在最初誕生之時到底有幾分原因是因為缺少燃料且沒有鍋具不便烹飪,誰也不知道。 但是郭某人以他的獨斷和蠻橫認定這是不好的傳統(tǒng),推廣鐵鍋和煤炭的同時,在很多生食傳統(tǒng)濃厚的地區(qū)強制推廣熟食令,不準生食。 尤其在沿海地區(qū),江河湖周邊地區(qū),周圍生活的漁民村落更是被嚴格要求不準生食魚肉,必須熟食,發(fā)現(xiàn)生食者會被嚴格懲罰。 這也引起了一些地方的反抗,群聚鬧事等等。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