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一千三百一十一 魏軍的軍糧-《東漢末年梟雄志》


    第(2/3)頁

    沒有戰斗任務的士兵也并非只是訓練。

    周邊地區出現什么地質災害,駐軍是要出動的,在這種搶險救災時節,士兵也有特殊伙食待遇,比如每天都能吃到肉,甚至還能吃到水果這種稀罕東西。

    基本上從訓練大營的新兵開始,軍隊就吃這種伙食,面有菜色的人進入軍營,要不了幾年就是龍精虎猛的漢子。

    所以民間流傳著一句話,說當兵就是進補。

    大量訓練和對戰任務或是搶險救災任務結束之后,在附近的小河里洗澡,然后集體回來吃熱騰騰的飯菜,那是軍隊最開心的事情。

    行軍口糧就麻煩的多。

    帝國軍隊除了駐扎口糧之外,就是行軍口糧吃的最多,因為帝國軍隊有輪換駐防制度,軍隊流動性比較大,經常來回跑,更換駐防地區。

    雖然不是打仗,但是也會被要求以打仗的態度應對。

    行軍路上最看重的是行軍速度,部隊會被要求以最快的速度抵達作戰戰場進行戰斗,所以行軍路上的軍糧以便捷、快速為主要特點。

    一般來說行軍口糧都是事先烙好的大餅配上醬菜、醬肉,還有軍隊隨身攜帶的食水。

    烙大餅一旦完成之后,就算在最炎熱的夏季,也能保持十天半個月不腐壞,是郭鵬參考鍋盔改良得來的。

    至于配菜,最早的時候郭鵬比較窮,所以是用鹽腌菜作為配菜。

    只要有鹽有糧食,有沒有蛋白質并不重要。

    那個時候軍隊的要求也低,能吃飽肚子,吃到鹽,不會頭重腳輕的渾身乏力,就已經很知足了。

    后來郭鵬財大氣粗了,并且逐漸縮減軍隊規模,有了足夠的底氣給軍隊更好的食物。

    加上那個時候國內家禽飼養的逐漸普及,郭鵬開始選擇用同樣易儲存不易腐壞的腌肉加入行軍口糧做配菜。

    比如火腿。

    把豬肉腌制,制成火腿肉,做熟了配發給士兵,或者弄一些其他的肉類腌制,做熟了給士兵給士兵裝備。

    士兵在路上的時候可以吃烙餅和腌肉、腌菜,以此果腹,鹽味足夠,肉也有,主食吃得飽,營養充足,能跑得動,也算過得去。

    但是和駐扎口糧比起來,為了趕路速度,行軍口糧一般都不是熱食,干巴巴冷冷的,所以口感上遠遠不如熱食,士兵們普遍不喜歡行軍口糧。

    火頭軍覺得一口氣做太多行軍口糧,也累,也不喜歡。

    奈何郭鵬硬性規定行軍路上要縮減埋鍋造飯的頻率,加快趕路速度,所以行軍路上士兵三天能吃一頓新鮮的熱食就算是不錯的了。

    偶爾路過城池,會由城池提供給軍隊一些新鮮果蔬食用,士兵們往往會覺得那些新鮮果蔬遠比行軍口糧好要吃。

    至于戰斗口糧,那是軍隊抵達預定作戰地點即將和敵方軍隊短兵相接的時候才會吃的口糧。

    戰爭年代比較廣泛存在,現在則是動用最少的口糧種類。

    因為魏帝國廣大地區的戰爭已經停止了。

    現在只有云州、交州、平州和漠州四個州還在發生零星戰斗,時常使用戰斗口糧。

    那個時候吃的口糧就是蛋白質和油脂為主,以肉類食物為主。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