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一千三百一十二 他們吃的好,對你而言很重要-《東漢末年梟雄志》


    第(1/3)頁

    奶制品對于草原游牧騎兵來說,是不可獲取的重要口糧。

    奶制品軍用口糧的發展是游牧民族軍事發展的重要輔助。

    所以郭鵬手頭寬裕之后,便開始學習蒙古人的口糧制作手法。

    他下令大量制作風干肉和奶制品,讓騎兵隨身攜帶,隨身食用。

    蒙古人行軍作戰講究一個高效便捷。

    他們會把一整頭牛的肉風干,一頭牛可以做差不多二十斤風干肉,直接塞進這個牛的膀胱里,一個牛膀胱就變成一個食物包。

    騎兵把這個牛膀胱放到馬背上就等于牽著一頭牛機動作戰。

    這種牛肉一小塊就能滿足人體一天所需,對于士兵的蛋白質補充絕對是非常充足的。

    不過這種肉經過風干之后質地比較硬,牙口不好的人吃不了,還需要用熱水泡開吃,需要生火,容易暴露方位,所以使用頻率不高。

    蒙古人一般不在機動作戰的時候使用風干肉,而在長途趕路的時候使用風干肉。

    在進入戰爭狀態之后,在機動作戰、奇襲的時候,蒙古人更多使用奶制品。

    奶制品便攜,重量小,不用生火就能食用,熱量還賊高。

    這種東西吃一塊就能快速恢復體力,大量補充蛋白質和脂肪,簡直是戰場上不二的能量補充劑,可以說是蒙古騎兵的另一法寶。

    接下來當然還有馬奶,蒙古騎兵會直接食用馬奶,所以他們作戰的時候往往會攜帶一些正在哺乳期的母馬一起行動。

    所以蒙古人作戰的時候,對后勤的需求并不高,至少沒有中原軍隊步兵為主的體系之下對后勤的要求高。

    中原帝國的軍隊講究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對后勤的要求非常之高。

    而蒙古人則隨身攜帶后勤。

    后勤對戰爭的影響程度是個正常人都能理解。

    所以,蒙古騎兵之所以經常戰而獲勝,后勤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點。

    想象一下,敵人的軍隊脫下沉重的鎧甲,下馬,換上輕便的衣服,正在埋鍋造飯或者單純正在準備吃飯的時候,蒙古騎兵忽然來襲。

    被襲擊的軍隊甚至不知道蒙古騎兵是從什么地方來的。

    東邊?南邊?西邊?北邊?

    蒙古騎兵吃飯不生火,沒有炊煙,敵人觀測不到。

    而當敵人觀測到蒙古騎兵出現的時候,再設防,已經來不及了。

    騎兵呼嘯而至,數千米數百米的距離一瞬間就能完成沖鋒。

    敵人的軍隊還沒有做好戰斗準備,甚至連盔甲都沒穿上,武器都沒拿好的時候,蒙古騎兵已經沖過來大殺四方了。

    焉有不敗之理?

    高速機動,極低的后勤需求、神出鬼沒的作戰方式。

    這讓無數后勤跟不上的敵人面對蒙古騎兵的時候遭到了滅頂之災。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