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跟在郭瑾身邊,還被授予了未來主管禁軍的可能,關平可謂是前途無量,和曹真一起被視作未來魏軍當中的重要人物。 而張飛的兒子只能在邊關磨煉。 但是郭瑾對關羽那個【麻煩且不好配合】的態度讓關平覺得非常不妙。 關平已經結婚且分家,自立門戶出來居住了,某種意義上來說,關氏的事情他已經不能過多干預了。 他很清楚,郭瑾不喜歡麻煩且不擅長和同僚打好關系的關羽。 他覺得關羽這樣資歷深厚卻又不好用的老將非常累贅,言語中多有相讓這種老將早點榮歸故里安心養老的意思。 資歷老,戰功高,偏偏很有個性且不好用,這樣的老將是新帝所不需要的。 只是新帝剛剛登基,威望不足,不好直接對老將下手。 這一戰打下來,郭瑾是懷著想要測試一下關羽和張飛這兩個老將到底能不能繼續用下去的想法,如果可以用,那就繼續用,不能用的話,搞不好就要被【榮耀退休】了。 想想曹仁,明白了嗎? 關平的點撥讓關羽茅塞頓開,關羽瞬間想明白了一些過去想不明白的事情。 進入郭鵬集團時的先天不足和后天自己主觀上的一些弱點,讓自己和張飛雖然地位高資歷深厚,卻沒有很高的職位。 而與之相對的是比較懂政治且性格隨和的于禁和張遼走得遠比他遠——盡管他的資歷更深厚。 這就很能體現問題。 關羽一直以來都秉持著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態度,但是這樣的態度并不能和同僚搞好關系。 比如安南都護府都護司馬懿,關羽就和他的關系比較僵硬,完全處不好。 他聽說過一些司馬懿的傳言,比如司馬懿對待上級比較諂媚,不是那么講原則,所以他就很不喜歡司馬懿,對他沒什么好臉色。 非必要情況下,他盡量不和司馬懿有什么接觸和交談。 兩人實在是談不到一起去。 新帝手下并不缺乏良將,相反,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帝此時此刻比較擔心的事情就是這些老資格將領會不會聽話。 聽話還好說,不聽話的話,問題就很大了。 所以張飛鬧出事情之后,關平私下里建議關羽,千萬不要學張飛,不要跟上去,而要乖乖的跟在趙云身邊,做那個吃虧的人。 在軍隊行列里,只要跟在趙云身后,就一定不會是最后吃虧的人,反而可以笑到最后。 趙云是誰? 新帝的半拉丈人啊。 那么近的關系,那么好的機會,不緊緊跟在趙云身邊,難道還要和張飛繼續在風沙里廝混嗎? “現在吃虧,到了洛陽就未必吃虧,現在折騰得歡,到了洛陽就未必能繼續歡快了。” 關平如此說道。 這讓關羽陷入了沉思。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