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眼下這個情況,府內商戶的不合作已經是事實,要是不動用強制力,很難打破僵局。 可一旦動用強制力,就算不用武器,也難免有人受傷,到時候刑部追究下來,司馬懿那邊的確不太好交代。 司馬懿處在都護任期末期,眼看著就要調任離開,是升官還是降職還是平級調動,這件事情有很大影響。 另一邊,刑部又沒有經濟方面的責任,這件事情上經濟危機再嚴重,倒閉的店鋪再多,刑部官員也是照吃吃照喝喝。 到時候落井下石這種事情他們搞不好真的干得出來。 必須要干的壞事干完了再去問罪干壞事的人,這才是他們的政績來源。 司馬懿就傻了。 辦了事兒還給問罪,這種事情誰愿意干? 這幫混蛋也是私心極重,壞到了骨子里。 遇到事情自己坐壁上觀,躲在官署里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等危機結束了,他們就把自己洗的跟白蓮花兒似的來主持正義了。 延德年間每一次政治風暴的時候,刑部都是這樣干的。 他們在刑部尚書郭議的帶領下集體坐壁上觀,等事情結束了出來遵照皇命“主持正義”,撈一波好處和政治利益。 多少人都對刑部恨的牙癢癢,但是沒用,誰讓人家首腦是皇親國戚來著。 現在看來,刑部在中央的賊作風顯然也延續到了地方,在這種事情上賊的要死,典型的上梁不正下梁歪。 真到了那份上,司馬懿還真不一定有好果子吃,而且任永顯然也不會幫司馬懿說話。 所以任永覺得這個事情上,司馬懿保持這種程度的警惕和先見之明還真是有意義的,不然到時候被賣了都還幫人數錢呢。 自然,司馬懿這種混跡官場十多年的老油條也不會是什么愣頭青。 所以任永只能細細思量起來。 這件事情上,他和司馬懿已經是一根繩子上的螞蚱了,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辦不好事情,司馬懿失職,他也失職,司馬懿沒好果子吃,他也沒好果子吃。 所以在這件事情上? 他必須要和司馬懿站在一起? 同舟共濟,他們兩個要是爭吵起來? 保準一起沒有好結果。 這樣思量著? 任永感覺自己有必要和司馬懿聯手給刑部那幫人施加一點壓力,以免他們到時候落井下石。 最好辦事的時候拉著刑部的人一起? 大家一起犯事兒,看你之后怎么追究我的責任。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