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5%! 7%! 解算的進度條速度非常慢,慢到讓邵曉峰懷疑人生,他慢慢扭過頭,滿臉不信任地看向負責解算的研究員。 面對他的質疑,研究員雙手一攤,無奈地說道:“沒辦法,這破電腦處理能力就這樣。” “除非你能給我更好的電腦。” 這句話,徹底將邵曉峰剩下的話堵死。 這段時間,為了配合衛星研發中心的工作,他們武器實驗組每天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 每天都跟在這些負責計算的人身后,忙前忙后。 自然也知道他們手中這些電腦的價格,這個看起來不起眼的鬼東西,每一臺的價格都超過了一萬。 而且還不是每一臺都能使用,拿到手,需要研發部的先拆開,將里面的電子元件一個個檢查一遍,確認沒有問題,才會開機,才會進入到軟件檢查。 就這些流程下來,一臺電腦的成本,直接就超過兩萬,就這樣,居然還說這樣的電腦不行,不夠。 那要什么樣的電腦才夠? 那樣的電腦,一臺需要多少萬? 不會要弄一個那些程序員天天說的超大號服務器吧? 也許是湖邊的微風讓電腦的機魂產生了愉悅感,在兩人嘰嘰喳喳的交談中,坐標解算速度驟然加快。 從原本預估的一個小時,縮短到了半個小時。 又等了十幾分鐘,電腦顯示器上的進度條消失,顯示界面隨即彈出一個文本框,文本框里,是通過衛星定位,結算出的水準點經緯度坐標。 117°18'34.0352“,34°39'10.7866“ 拿到數據,邵曉峰立馬從懷里掏出那張從蘭陵市拿到的經緯度坐標文件。 他們腳下的水準點標識,在官方文件里,標注為微防洪07。 他手指下滑,很快就找到標注為微防洪07的水準點經緯度坐標: 117°18'34.1994“,34°39'10.6715“ 有誤差。 但是看到誤差在小數點之后,邵曉峰松了一口氣,立馬招呼人,從車里取下一套經緯儀,將掛在水準點上的設備挪開,用原始的辦法,用這個水準點為基準點。 尋找電腦計算出的這個點的位置。 不大一會兒功夫,從施工隊調過來的測量員,就找到了電腦解算出的坐標點的位置。 就在旁邊,就在這個水準點樁東南大約5米的位置。 用步子在兩個點之間來回走了兩遍,邵曉峰扭頭看向旁邊準備進行第二次結算的研究員,問道: “啥情況?” 研究員撓撓頭,目光在兩個點上打量一遍,隨即很認真地回應道:“第一種可能,我們的衛星數量不夠,無法提供足夠的精度計算。” “第二種,我們的算法有問題。” “不過就當下而言,我還無法做出有效的判斷。” “如果是第一種可能,那麻煩,但是也比較簡單,只需要多發射兩顆衛星就行,如果是算法的問題,那有可能要推倒重來。” “走吧,去下一個點,爭取今天之內,把所有的點弄完。” 將相關數據記錄,一群人開車前往下一個水準點。 從早上忙碌到晚上,一群人終于跑遍了微山湖邊上的水準點,同時,也得到了準確的答案。 14個水準點,其中準確的水準點有7個,剩下的誤差都在1-20米左右。 得到這個答案,邵曉峰這一組的人松了一口氣。 趁著晚上休息的時候,這14組數據被發到衛星研發中心,混合其他數據一起,一起發到了遠在大漠中的苗元手里。 等待的時間,是非常難熬的。 收到這組數據,苗元立馬將下面的人,按照將衛星運行情況,軟件算法,地面數據采集情況分組,分開分析。 “衛星運行時沒有受到額外信息源干擾,內部陀螺儀,信號傳輸設備正常,當前軌道數據和地面站高度反饋正常。” “不是這里的問題。” “算法檢查完畢,所有算法正常,而且,如果算法有問題,那應該是一起有問題。” “從這一百多組數據中發現,準確的點和不準確的點分布均勻,完全沒有邏輯。” “這只有兩種可能。” “第一種,誤差產生的原因不在算法上。” “第二種,我們的算法成精了,它知道給我們搞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