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如果你們要測試,可以在兵站外面那片平地上測試。” “我們把糧食送完之后,再回來和你們匯合,然后再和你們一起測試。” 說完,不等邵曉峰回應,左正軒直接轉頭,往前方走去。 邵曉峰也跟了上去,同時也看清楚了這一次塌方的情況。 被冰川融蝕的碎石,在歲月的作用下,從上方的山坡滑落,堆在了他們前進的道路上。 延綿出去大約兩三百米的距離。 但這并不是落石堆的極限,而是他們視線的極限,因為在更前方的地方,是一個轉彎。 轉彎的位置,也堆滿了碎石。 不知道彎道后面,是個什么樣子。 站在原地躊躇片刻,邵曉峰走到后面的一輛火力支援車旁邊,看著這輛車副駕駛那個因為高原反應,已經開始嘔吐的年輕人問道: “研究生,你的無人機在這種地方,能不能飛起來?” 副駕駛,一陣劇烈的嘔吐過后,魏崇斌慢慢抬起頭,伸手扶了一下眼鏡,眼睛掃一下前方,平靜的回應道: “使用燃料的裝備在高原地區,會因為氧氣不足,發動機吸入的氧氣無法滿足燃燒需要,會造成動力短缺。” “但是無人機用的是電池,動力使用不會受氧氣影響。” “我們用的是磷酸鐵鋰電池,根據我們的理論計算,高原氣候對我們的影響幾乎沒有。” “但我也不敢保證。” “現在正好遇上了,那就測試吧,測試出結果,我們心里的石頭才能落地,后續無人機才能有更好的發展。” 聽到他的話,邵曉峰果斷轉身,讓另外幾輛車上的人下車: “全體都有,現在架設無人機地面天線,把無人機展開,進行起飛測試和吊裝測試。” 在他的指揮下,車上下來的幾個人將魏崇斌所在的那輛車上的無人機取下,裝上槳葉。 幾分鐘過后,一架展開尺寸2米×2米的四旋翼無人機,出現在眾人面前。 魏崇斌取出遙控器,將遙控器和天線連接,檢查完連接后,他按下了飛機的起重機。 四旋翼無人機馬達轉動,發出如同蜜蜂一般的嗡嗡聲。 在眾人期待的目光中,這架無人機慢慢起飛,然后又在魏崇斌的控制下,懸停在眾人面前。 姿態很穩,即便是時不時吹過的山風,也無法干擾到這架無人機。 就這樣懸停了一會兒,魏崇斌又操控著無人機,飛向對面的山谷,然后,停在山谷中央。 這一刻,他的額頭開始不停的冒汗。 無人機技術,有兩個攔路虎,一個,是信號連接。 而另外一個,就是飛行控制。 信號連接方面,萊茵鋼鐵發射的9顆衛星,已經勉強可以做到信號覆蓋,小型化的定位模塊,也裝到了無人機上。 在這個定位信號模塊,還有信號天線的控制下,這臺無人機在平原地區,控制范圍達到了恐怖的15公里。 而飛行控制,卻是一個一直都需要突破的難題,因為飛在天上,有可能會遇到鳥,有可能會遇到電線,更大的可能是遇到突然的風。 在這雪域高原之上,山谷間的風,就是無人機最大的敵人。 好在,山風呼嘯,那巨大的無人機扛住了考驗。 雖然姿態不是很穩,但是,沒有因為姿態的調整而墜機,就是最大的進步。 就這樣保持了一會兒,魏崇斌將無人機飛到左正軒幾人面前落下。 隨后,他走過去,輕聲說道:“左站長,我可以用這些無人機幫你們把物資到落石堆對面去,如果哨所在10公里以內,無人機甚至可以直接運過去。”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