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蘇尼亞話語中的懇求很清晰,那雙好看的眸子里,飽含著期待。 林語抬著眼打量一下,又將目光收了回來,對于蘇尼亞的要求,他并不意外。 伊朗想要在制裁中走下去,那就必須要發展屬于自己的獨立工業體系。 而想要建設一個完整的獨立工業體系,尤其是在層層封鎖之下建立一個擁有完整體系的工業國。 難度很大。 原因在于進入21世紀后,原本的粗放工業,開始進入更高層次的版本更新。 每一項都開始了非常精密的劃分,每一項,都是挑戰。 前世,在華夏依靠自身的韌性走出一條獨一無二的道路之后,其他國家,尤其是東亞地區的國家,紛紛以華夏為榜樣,打出華夏行,我也行的口號。 開始了模仿之路。 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一個大國的崛起,廣土巨族是一個必須的條件。 是必須! 每一個大型的工業分支,延伸到最后,都需要數百萬的工人,這數百萬工人不能是文盲,最少需要大專學歷。 嚴格來說,這些熟練工人都可以被稱為工程師。 而一整套的工業體系,需要十幾個數字,乘上幾百萬。 在全世界100多個國家中,印度是最有可能復制這一壯舉的國家,但也是最沒有可能復制這一壯舉的國家。 因為他們國家,只有1億人口,算是人,剩下的十幾億,都不能算人。 沒有人,自然也無法支撐起這個工業體系。 越南想要支撐,然后就被拉閘了。 日本想要復制,但是沒有資源。 韓國跳了跳,又選擇坐回去,繼續吃自己的小料。 而那時候的俄羅斯,也認清楚了現狀,選擇坐在二叔旁邊,有一搭沒一搭的吃喝。 至于歐洲,有英格蘭的存在,幾乎可以無視。 伊朗,國土面積足夠,但問題在于伊朗的大部分國土,并不適合人的生存,想要生存,就需要大規模改造,可是伊朗沒錢。 人口,伊朗的教育并不落后,但是他們的受教育人口,并不足以支撐他們的體系。 而且,他們也沒有技術。 把這些要點在腦海中過了一遍,林語一言不發地看著面前的蘇尼亞,問道:“你想要什么支援。” 話語很溫和,落到蘇尼亞的耳朵里,卻是讓他松了一口氣。 看吧,這就是選擇的力量。 只要選得好,躺著也能被人帶著走。 臉上的表情稍稍放松,他又自嘲的苦笑了一下。 但這一抹苦笑也并沒有持續太久,僅僅是一眨眼的功夫,就從他臉上消失不見,只剩下滿臉的欣喜。 瞇著眼思考片刻,蘇尼亞將自己的條件說了出來: “一個擁有制造子彈炮彈,火炮能力的兵工廠。” “然后,就是向我們出售一些精密的,裝甲車坦克飛機零件,讓我們擁有自行維修的能力。” “如果可以,我還想要一套……” “還想要一套完整的……你給黎巴嫩的那種導……火箭彈的生產線……” 說出最后一個要求,蘇尼亞立刻將目光投向林語,觀察著對方臉上的反應,看了一會,發現林語的表情沒有任何變化,他才又大著膽子,說道: “最好能再幫我們培訓一下工人,我們需要這樣的工人。” 把最后的一句話說完,蘇尼亞就閉了嘴,端起桌上的茶水,小心翼翼的品嘗起來。 對面,林語在仔細分析蘇尼亞的話語,生產線這種東西,萊茵鋼鐵有很多,之前淘汰下來的生產線,完全可以丟過去。 至于火箭彈技術,現代技術更新日新月異,可以給,但是要給的有水平,有價值。 至于最后的培訓工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