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來到哈桑面前,男人用不屑的目光審視一眼在場的人,緊接著就冷聲問道:“你們革命衛隊是想干嘛?想死嗎?” “沒有總統的命令,沒有國防部的調令,也沒有搜查令,你們就擅自封存我的電信大樓,你們想干什么?” 眼見哈桑不說話,男人似乎瞬間得到了勇氣,連聲音都提高了幾度,再次尖叫著質問: “說話呀,都啞巴了是吧?” “如果你識相就趕緊放了我,要不然,我待會兒就在其他的通訊公司,還有廣播公司,向全世界宣告你們革命衛隊是個什么貨色。” “一個用來養人的組織,也就是總統可憐你們,給了你們幾桿槍,讓你們有一點炫耀的資本,結果還真以為自己是軍隊了?” “放了我,快點!” 眼見這些人在自己的話語攻勢下沒有反應,男人索性劇烈掙扎起來,但是才掙扎了兩下,一個黑漆漆的槍托。 不,具體來說是一個ak47的折疊槍托,僅僅是兩根鋼條的折疊槍托,就砸到了他臉上。 高碳鋼做成的折疊槍托,可以讓這支槍在戰場上飽經摧殘,自然也可以用來砸臉。 兩下把人砸翻,哈桑終于回了一下臉,那眼睛里沒有感情,只有平靜,如同看待死人一樣的平靜。 低垂下眼眸,臉上閃過一絲不悅,隨后無奈地揮一下手,大聲說道:“把這家伙扔去和巴里姆關一起。” 巴里姆幾個字,就好像是一個巨大的注射器,一下子就抽掉了這個男人所有的力氣。 他也不再繼續掙扎,而是任由革命衛隊的士兵,架著他,將他拖到旁邊的車里。 而哈桑所謂的把他和巴里姆關到一起,其實并不算是關到一起,因為巴里姆有單獨的車。 一輛單獨的,改造過的,具有防彈功能的卡車。 而這輛卡車周圍,男人粗略一掃,就發現明里暗里有100多個士兵,正死死的看著這輛卡車,可以說是將這輛卡車圍成了鐵桶。 在這輛卡車的通風口,男人還看到了幾張臉。 其中一張就是巴里姆,前國防部對外情報部官員,巴里姆。 在他旁邊,還有幾個面帶微笑的年輕人,在男人經過這輛卡車時,這幾個人還對他笑了笑。 很滲人的微笑。 在看到巴里姆對男人露出微笑時,站在他身邊的那幾個年輕人也笑了,笑得非常開心,非常肆意。 從電信大樓里抓出來的人,每一個都要從巴里姆面前走過。 旁邊的那幾個年輕人一直在觀察巴里姆的微表情,當然,也只是觀察記錄,并沒有太多的動作。 電信大樓里有200多人,抓人沒有費太多的功夫,手里有槍,只需要槍口一抬,里面的人就只能乖乖就范。 但是,接二連三打到前線的電話,卻是讓哈桑應付了好一會兒。 好不容易掛掉電話,抬頭看一眼天,再次一揮大手: “伊朗之聲電視臺,出發!” 革命衛隊到電信大樓的動靜,并沒有故意隱瞞,所以,德黑蘭的很多工作部門都收到了消息。 聽到這個消息,大多數正常的工作部門都認為這幫人是吃飽了沒事干,或者就是干脆刷存在感。 畢竟這兩年革命衛隊的活動非常活躍,隱隱有脫離國防部掌控的趨勢。 對于他們的鬧騰,大多數人只是持觀望的態度。 畢竟,那么多年輕人,如果不在這里鬧騰,或許就會在其他地方鬧騰。 更何況,也有可能是國防部的授意。 至于那些心里有數的人,在收到這個消息后,已經開始悄悄摸摸的收東西準備跑路了。 伊朗之聲電視臺。 時政新聞主編阿依姆正坐在工位上忙碌,手指不停的在鍵盤上飛舞,編輯出一個又一個的新聞。 就在這時,他額頭很突然的冒出汗水,整張臉瞬間皺成苦瓜。 一聲慘叫,直接就躺到了地上。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