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在人工的操作下,這些無人機在空曠的區域上下翻飛,飛出各種各樣的造型。 最后,經過測試,沒有問題的無人機再次變成蜷縮狀態,然后再次進入流水線,后面的工人將檢測合格的標簽貼上,又將這些無人機送到下一個崗位。 最后一個崗位,是裝箱。 熟練的打包工人將小無人機裝進專用防靜電袋,又將防靜電袋裝入小泡沫箱,用膠帶固定住,貼上標簽,然后又將這些小泡沫箱一個又一個裝入專用的運輸箱。 打上生產標簽,生產日期,封裝。 封裝好的箱子被叉車拖出,送到車間旁邊的倉庫,倉庫的管理人員對箱子進行檢查,然后入庫。 這一整套流程,從昨天晚上開始,文華已經看了很多遍,而他的筆記本上,也記錄了很多遍。 可是,他看著這套流水線,怎么看都看不膩。 他覺得這或許就是工業的浪漫吧。 在電力的驅動下,那些鋼鐵之軀,通過液壓,通過電力控制,不停地做著往復運動,不停地將原料轉換成產品。 這……才是工業! 在興奮之余,他又覺得有些害怕,因為面前的這條生產線,生產效率有些太高了。 而這樣的生產線,這個掛在電子科技公司名下的無人機工廠,還有好幾條。 他看的是其中一條。 叉車又一次行動,將裝好的箱子叉走,看著遠去的叉車,文華拿著鋼筆,又在筆記本上落下一抹痕跡。 抬頭看一眼時間,早上10點整。 再看看手中的筆記本,扉頁的頁碼,已經來到了13。 前面的12頁,每一頁上面都寫滿了正字。 橫向8個,豎向也是8個。 每一次筆畫,都代表著叉車行動了一次,而叉車行動一次,就意味著叉車送走了一個箱子,而每一個箱子里面,都裝有20臺無人機。 簡單心算一遍,文華就覺得自己的腦子有點疼。 作為參謀部的派遣人員,他和另外幾個同事的任務,就是入住萊茵鋼鐵集團下屬的電子科技公司,然后在電子科技公司的無人機生產車間蹲著,監督生產。 防止林語偷梁換柱,用原本的庫存貨,來充當這一次新鮮生產出來的產品。 畢竟,在參謀部下發給他們的任務資料中,顯示他們腳下的這個工廠,在全負荷狀態下,每天可以生產21000臺小型自爆無人機。 對于這個數字,參謀部很多人都持懷疑態度。 畢竟哪怕是21000頭豬,數一下也得要時間。 如果林語手下的這個工廠,真的可以做到日產21000臺自爆無人機,那參謀部,以及前線作戰部隊,對這個無人機的態度,就要稍稍調整一下。 如果這東西的產能很低,那這東西就只能算是一件稍微有一點用的裝備。 可如果這東西產能很高,高到離譜。 那么這東西就是神器! 絕無僅有的神器! 比ak47,比107火箭筒都要神的神器! 原本文華也屬于不信任的陣營,但是當他在這里蹲了一早上后,他選擇拋棄自己的陣營,選擇加入。 不到10個小時,這條生產線就突出了15000多個成品,如果再加兩條生產線,或者再加10條生產線。 那產能可以直接提升10倍。 想一下,一天下來,一個工廠30萬臺無人機,而這30萬臺無人機在起飛之后,每一個上面都綁著200克tnt炸藥。 然后這30萬臺無人機鋪天蓋地的襲來,撞入陣地,撞入人群。 那個畫面簡直了…… 不,不需要10條生產線,就現在的一條生產線,不到10個小時,就生產了15000多臺。 那全天24小時,就是3萬多臺。 3萬多臺無人機,那也非常恐怖了。 一想到有3萬多臺綁著炸藥的無人機向自己撲來,文華就忍不住全身打顫。 按照林語自己報的數據,一臺無人機攜帶200克tnt炸藥,按照3萬臺無人機計算,那就是足足6噸炸藥。 這無人機鋪天蓋地的撲過來,山頭都得炸平。 又是一臺叉車離開,文華拿著鋼筆,在筆記本上重重的寫下一橫,隨后扭頭繼續看旁邊的生產線。 很快,時間到了中午,后勤人員貼心的送來盒飯。 正宗的豬腳飯。 味道還不錯。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