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卷六 奏雅 七十七、七夕射月-《上品寒士》


    第(1/3)頁

    ?    “佛門左太沖”支法寒現為東安寺主持,陳操之此次回鄉祭祖,特意與冉盛等人迂道前往東安寺吊祭支道林塔墓,得閑與支法寒在禪堂談玄論佛、追憶敘舊,五年前陳操之初入健康,在句容花山遇到同為探訪寶珠玉蘭的支法寒,以“佛祖拈花、迦葉微笑”贏了支法寒的一匹馬。那時6葳蕤還在橫塘等待陳操之的到來、謝道韞還在烏衣巷清談拒婚——

    說起往事,丑和尚支法寒呵呵笑道:“那日在烏衣巷,袁子才邀小僧為其助談,陳檀越卻為謝家娘子助談,當時小僧以為是偶然,不料卻是預謀,哈哈,陳檀越與謝家娘子聯手,除非佛祖現廣長舌相,不然誰能辯得過你夫婦二人!”

    陳操之亦笑,說道:“實是偶然,并無預謀。”

    支法寒道:“十二因緣,七受八愛,雖非預謀,亦有宿因。”

    陳操之今日來東安寺,另有一件重要之事,問道:“寒道人傳佛法,頗以抄寫經書為苦不?”

    支法寒道:“立志弘法,不以為苦。”

    陳操之道:“應是雖苦而甘之如飴吧,我有一方便法門,不知寒道人可愿與聞?”

    支法寒眼睛一亮,忙到:“請講。”

    陳操之引著支法寒走到寺外那兩塊碑記前,這就是陳操之當日在寺壁上書寫的“菩提本非樹”這禪宗二偈,還有王獻之的“片片仙云”四個擘窠大字,支道林從郯縣請來碑刻名匠吳茂先將壁上大字刻在石碑上,以期流傳永久——

    陳操之問:“頗有信眾來此拓印碑文否?”

    支法寒笑道:“拓印者甚眾,小僧恐油墨沾染傷了碑刻,年初開始禁止俗眾拓印。”

    陳操之道:“我的方便法門就是從這拓印碑刻而來,寒道人立志弘法,而一般信眾想要得到一部佛經很難,傳抄不僅費時費時(力),而且難免有錯失,致使佛義乖謬,道人何不集能工巧匠,雕木刻經,百字為一版,即如《金剛經》共需五十余版然后拓印之,千余部經書可得也。”

    支法寒瞠目驚喜,又躊躇道:“這果然是方便法門,只恐耗費不貲。”

    陳操之命左右以百金獻上,百金就是一百斤黃金,兩漢時一金約值萬錢,但自魏晉以來,戰亂頻仍,黃金散失,東晉的一斤約等于后世的三百五十克,較漢時的二百五十克為重,所以東晉時一斤黃金已值一萬五千錢,百金就是一百五十萬錢——

    陳操之道:“雕版印經不是一年半載就能成功的,請寒道人集能工巧匠多多嘗試,這可是無量功德。”

    支法寒喜得高聲念佛:“陳檀越開此大福田,當獲無量勝果,小僧當宣揚陳檀越此慧心善舉。”

    陳操之趕緊道:“名聲在外。謗亦隨之,我別無所求。只求寒道人莫要對人宣稱這雕版印經法是我所傳,切記切記。”

    陳操之之所以放棄在陳家塢開印書坊,就是因為書籍普及先損害的是士族的利益,將動搖九品中正制的根基,這比桓溫篡位更讓世家大族無法容忍,魏晉之際,普及書籍的社會基礎尚未形成,貿然激進無益于國家,適足以取禍,陳操之雖有推進革新之心,但也只能循序漸進,歷史上雕版印刷技術的出現就是用以印刷佛經,他現在提早三百年讓此雕印技術借支法寒的名義流傳,既然印佛經,當然也就會有人來印儒玄書籍,那時書籍流傳,民智漸開,就不是士族階層能遏制的了,陳操之現在是屬于士族階層,本應維護本階層利益,但他有著脫于自身階層之上的覺悟,知曉大勢,庶族地主的實力正逐漸增強,與其堵不如疏,要讓庶族精英也有仕進之途,他要盡其所能避免社會出現劇烈動蕩——

    支法寒聽他說的鄭重,以為陳操之不愿聲名太盛,這也是不為天下先的老子真義啊!當下答應決不借陳操之名義行此雕版印經之舉——

    出了東林寺山道,陳操之吁了口氣,將雕版術傳給支法寒了卻了他的一件心事,其實他關于雕版印刷所知甚少,寥寥數語而已,但只要有這種創意和足夠的錢物支持,支法寒及其工匠肯定能成功印制出中國第一部書籍。

    ……

    陳尚已有三年未歸錢塘,年來老父身體欠佳,所以這次便向皇帝告假,帶著妻兒與十六弟一道回鄉省親。

    盛夏酷暑趕路很是辛苦,更擔心女眷幼兒在烈日下中暑,好在有近三個月的假期,陳操之也就不急著趕路,每日卯時啟程,至巳時便歇,傍晚申時再行一程,一日只行三四十里,沿途遇有風景佳處,便游玩一日,陳操之往返建康錢唐多次,只有這一次最是悠閑愜意——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