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奏雅 八十三、天涯可處無芳草-《上品寒士》
第(1/3)頁
? 昔日范寧范武子與陳操之談及江左風氣,說道:”王弼之徒,蔑棄典文,幽沉仁義,游詞浮說,波蕩后生,使搢紳之徒釋然改轍,以至于禮壞樂崩,中原傾覆,遺風余俗,至今為患,桀紂縱暴一時,適足以喪身覆國,為后世戒,豈能回百姓之視聽哉!故吾以為一世之禍輕,歷代之患重;自喪之惡小,迷眾之罪大也!“
陳操之對魏晉以來的玄風流弊雖不認為如范寧據(jù)說的這么嚴重,但也覺得上層官吏無所事事,服散清談是一定要糾正的,當年范寧因為痛恨正始玄風,所以對老莊之學下了很大苦功,要駁倒老莊玄學,先必須對老莊玄學有通透的了解,這叫作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但范寧的地位和聲望尚不足以糾正時俗,而陳操之現(xiàn)在名聲顯赫,地位高,又且以玄辮聞名,他現(xiàn)在就想著能匡正江東虛幻浮夸的覺,今日要以玄辮折服王忱,王恭將是第一步——
王忱,王恭雖然都只是十六歲少年,但魏晉人早慧,十六歲已是成年,王弼當年十六歲就已是免去潛行者的大名士,所以陳操之并沒有輕視這二人年少,他要利用自己的學識和經(jīng)驗來折服二人,王忱,王恭可以說是士族子弟中的翹楚,在后起之一輩當中很有影響力,后人有詩曰‘三五月明臨闕澤,百千人眾看王恭’,這個王恭很有名氣,也是東亞有名的美男子,有清露晨流,新桐初引的美譽,若能逼得這二人終生不能談玄,那對江左玄風無疑是一大遏制——
王忱,王恭聽陳操之說要與他二人辯難,他們?nèi)糨斄司鸵獥壭W儒,不禁面面相覷——
王忱狂傲,大聲道;“禮法凱為我輩所設,在下就是辯不贏陳刺史,也未必會遵守諾言,豈有因今日辯難失利而終生不談玄之理!“
陳操之臉露譏諷之色,這就是玄風的流弊,簡直是無信無義的無賴了,說道:“罷了,我不與你辯,和你辯會越辯越無理——你去吧。“
少年王忱惱了,大聲質(zhì)問:“陳刺史藐視我?“
陳操之談談道:“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你連誠信都不要,難道還要我對你肅然起敬?”
王忱大怒,卻又不敢作,只是大聲道:“那好,我會信守承諾,但陳刺史若輸了,也必須絕口不再談玄。”
陳操之含笑道:“那是自然。”
支法寒也是個清談愛好者,便引三人去他的衣缽寮坐定,烹茶待客,旁聽陳操之與王忱,王恭辯難——
王忱示意王恭先與陳操之相辯,王恭乃正襟危坐道:“敢問陳刺史,汝錢唐陳氏是新進士族,我太原王氏乃數(shù)百年世家,我前年向令侄女求親,卻遭拒,未知何故?”
陳操之‘哦‘了一聲,心道:“原來王恭也曾向潤兒求親啊,論相貌,王恭勝過王珣,論才識則遠不如,所謂無事讀《離騷》,正為掩飾其不學無術也。”問道:”孝伯服散乎?“王恭字孝伯。
王恭答道:‘服散則神明開朗,如何不服!“
陳操之道:“我陳氏女郎不嫁服散男子。”
“為何?“王恭問。
陳操之道:“服散者多夭壽。“
王恭面皮紫漲,不知如何應對,陳操之的醫(yī)術可是江左聞名的,而且是金丹大師葛洪的高徒,他既這么說,就顯得很有權威。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