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跳得不錯,下次不要這樣跳了。” 李彥等眾女跳完,無奈的擺了擺手,正好對安神感道:“我讓你安排的商路,如何了?” 安神感笑道:“六郎放心,這件事情我們安氏可在行了,等去了安西四鎮(zhèn),至少有六支商隊為我們提供補給!” 李彥叮囑道:“多多益善,如今吐蕃威震西域諸國,商人逐利,要小心那些人反復,巡察卒的名額不要吝嗇,可賜予商人子弟,讓他們盡力,在商隊上投資一二,也可以作為內(nèi)衛(wèi)收益,作為財政來源。” 安神感有些奇怪:“六郎,圣人給予我們內(nèi)衛(wèi)便宜行事之權,包括財物支出,何必舍近求遠?” 李彥笑道:“圣人寬宏,我等為人臣的,要本本分分。” 屁! 就因為那是李治! 對于這位圣人的放權,李彥警惕非常。 內(nèi)衛(wèi)靈活的財政手段,形式有些像宋朝的公使錢。 公使錢,原本是朝廷批給地方政府,用于招待過往官員的行政經(jīng)費,后來使用范圍逐漸變大,到了宋夏戰(zhàn)爭時期,種世衡、狄青、張亢、滕宗諒等人,都有把這些錢花在了收買間諜,資助商賈等方面,用錢收買人心,砸重金鼓舞士卒。 在一線做事需要便宜行事,原本無可厚非,但這里面自然有許多不清不楚的地方。 于是乎,由于范仲淹新政改革,朝廷改革保守兩派斗爭,四位邊關大員,一起遭到彈劾。 御史彈劾四將貪污腐敗,范仲淹不得不下場,歐陽修和稀泥。 即便如此,最后除了被定義為不通法律的武夫狄青,反倒引發(fā)高層注意因禍得福外,其他三位都很慘。 《岳陽樓記》的開篇“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就是講滕宗諒因此案導致的政治生命結(jié)束。 學歷史就是有這好處,太陽底下無新鮮事,參考各個時代的情況,總有類似的參照對應。 李彥毫不懷疑,內(nèi)衛(wèi)一旦也使用類似于公使錢這樣靈活變通的錢財,日后李治絕對會從這條入手。 再有功勞,一個貪腐罪責,也能把人擼下去。 這位圣人在規(guī)則之內(nèi)坑臣子的手段,爐火純青。 所以既然安氏有胡商的路子,他當然要好好運用起來,手下不該碰的錢不要碰,寧愿自己去賺。 叮囑完安神感后,李彥看向郭元振:“元振,你也是今科趕考的士子,我的同窗好友康達,就交給你了。” 郭元振微笑起身:“請李機宜放心,我打聽了不少考官的喜好,還以為用不上呢,康小郎君來了可太好了!” 李彥笑道:“你的科舉水平,我是相信的。” 這話真不假,郭元振出身平平,文化水平也一般,可歷史上的兩年后,他會以十八歲的年紀考中進士。 那不是明經(jīng)科,是幾乎輪不到外地人染指的進士科! 賈思博知道了,得羨慕死,大唐無數(shù)詩人才子知道了,除了王勃外,都要捶胸頓足。 憑什么啊! 奇怪的是,郭元振十八歲高中進士,可以說春風得意,但以進士及第的功名,在一個窮縣干縣尉。 一干就是近二十年,都沒有得到升遷,比狄仁杰還慘。 所以李彥有理由懷疑,這是主考官的套路。 外地考生都覺得,進士都被長安二館六學包攬是吧,那我們就錄取幾個窮地方低出身的,以示公正! 郭元振中了大獎,成了考官故意樹立的一個典型,可能也與他會揣摩考官喜好有關。 但中了進士后,后面的升官提拔,還是按照家世背景來,有名無實。 于是乎,這位十八歲的進士,險些一輩子當個小縣尉,后來還是武則天破格提拔,才一發(fā)不可收拾,守境安民,兩朝宰相。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