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他如今在意的,只有自己的宰相之位。 如果江南血案的真相被揭露,他這個刑部侍郎,也許就永遠沒有機會再進一步,成為同中書門下三品了! 好在現在,竇德成已經閉嘴,你李元芳再是斷案如神,又如何去追查那千里之外的線索? 這邊李彥嘗試了幾下,一無所獲,目光轉了過來,沉聲道:“你們這樣審問犯人,是要掩蓋事實真相嗎?” 崔守業揮了揮手,黃震將證詞取出,遞了過去:“請李機宜過目。” 李彥接過一看,都被逗笑了:“這就是你們審問的結果?竇德成因昔日在江南青陽村內與一女相戀,女子遭毒丹所害,案子遲遲不破,故產生報復心理,一邊指使學子張陽,向眾士子投毒,希望案件重查,一邊四處攀咬污蔑,毀人聲譽,連李侍郎之子李思沖都不放過?” 崔守業不說,黃震只能硬著頭皮道:“李機宜誤會了,這是竇賊招供的結果,我們之所以不結案,也是不認可這番言辭,覺得其中頗多狡詐,但竇賊裝瘋賣傻,不說實情……” 李彥點頭:“是嗎?我看這份供詞已經簽字畫押,那我就帶走作為參考了,如何?” 黃震臉色微變,看向崔守業。 崔守業眼皮跳了跳,這種審問簡直是在侮辱人的智慧,傻子都看出來有問題。 但沒辦法,有些事情總要有個臺階下,大家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也就過去了。 現在李彥要取,又有詔書在手,他知道阻攔不得,微微點了點下巴。 李彥取走了證詞,隨口問道:“竇機宜呢?” 想到了那個崩潰的廢物,黃震不屑的道:“已經送回府上了,竇機宜也有嫌疑,由內衛看守,不得離開。” 李彥不置可否,轉身離去。 但他并沒有離開內獄,向著牢房的另一側而去。 相比起竇德成的待遇,刑部侍郎親自用刑,四五位機宜使親自喂藥,這邊就很冷清的。 卻關了不少人。 都是郭元振、彭博通帶著一群巡察卒,抓回來的江湖逃犯。 這些人在平常時期,或許還能吸引一下注意。 但現在相比起那些大案,就顯得微不足道,在內衛里幾乎無人關注。 只有一個胖墩墩的身影迎了上來:“李機宜。” 李彥微笑:“懷英,詢問得如何了?” 狄仁杰道:“這群江湖人跟隨竇德成,約莫都在這三四年間,沒有六年前的。” 李彥也不意外,竇德成看似離經叛道,其實為人十分謹慎,自然不可能將罪證放在身邊。 不過江南血案里面,竇德成和李思沖兩個勛貴子弟,不會親自動手殺人。 他們是下令者,身邊的跟班和隨從,才是向村民舉起屠刀的劊子手。 而能跟著兩人遠下江南的,必定有親信人員,發生這種事后,要么也被滅口,要么愈發重用。 李彥覺得李思沖的手下,被清除掉的幾率高。 竇德成的手下,則被重用的幾率更高。 畢竟販賣毒丹,是要很多信得過的人手的。 李彥想了想道:“西市胡商史思文提過,他的妻子買丹藥,并不是在竇氏商會的鋪子,而是在坊市內私下交易的,這群江湖子里面有負責這類事情的嗎?” 狄仁杰搖頭:“一人都沒有。” 李彥又問:“抓捕這些人時,他們隱藏在城南坊市內,情緒如何?” 狄仁杰明白意思,卻不顯擺,僅僅是回答問題:“情緒很穩定,并無焦慮。”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