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李侍郎癱身病倒,無法前來?” 夜幕降臨,玄武門上下點起了火把,但等了半天的李治,收到內侍這樣的回報后,卻是面色平靜,沉默下去。 半響之后,圣人有氣無力的聲音傳入內侍耳中:“讓太醫署的劉御醫,去為李侍郎診斷,他是孫真人的親傳弟子,醫術高明,朕也放心。” 武后在邊上聆聽,知道這個放心,可謂一語雙關。 如果李敬玄識趣,效仿楊素故事,自己不吃醫生開的藥,主動病死在床,那李治也就作罷,饒過李府上下。 如果李敬玄權欲不熄,還想東山再起,那就要步毒販夷三族的后塵了。 下方的明崇儼,并不知道城上的對話,雙目熠熠,就希望看著李敬玄面如死灰的表情。 沒想到居然不來,上方圣人已傳下旨意。 眾人不再等待,將丹藥送入丹爐,一批一批的毀去。 等到所有云丹全部化作完全無法食用的廢料,城上帝后回宮,城下也打道回府。 明崇儼定定的看著丹爐內,然后借著告別的機會,向李彥重重一禮。 一切盡在不言中。 李彥還禮,心情愉悅。 無論過程多么曲折,終于換來懸案大白,兇手伏法。 不過不能懈怠。 還有一件事。 士子投毒案的真兇。 那個兇手,或許曾經是受害者,但在這件案子里,已經是加害者。 不僅害死了士子張陽的性命,還讓五十多位中毒的士子,錯過今年的科舉。 而李彥替江南枉死的百姓報了仇,由他來緝兇結案,結束一切,也是順理成章。 “做個了結吧!” …… 第九日清晨,李彥帶上狄仁杰和郭元振,挑選了一隊巡察卒,走向皇城貢院。 學舍前,陳御醫正在和兩名醫佐說話。 李彥本以為他們是討論醫藥問題,近了一聽,才發現他們居然在說月考。 唐朝的醫學科目,分的其實挺細,所有在太醫署內學習的學生,都有學制。 比如體療科(內科)的學制為3年、瘡腫科(外科)和少小科(兒科)學制為5年,耳目口齒科(五官科)學制為4年,角法科(外治法)學制為3年。 這幾年的學習過程中,考核也非常多,每一科的教授博士,都要進行月考,太醫令則在每個季度進行一次季考,最后太常寺在年終進行總試。 按照這樣的學習制度,每個出師的太醫署學生,都會是一名合格的醫生。 只可惜實際情況,往往有較大的差距。 因為古代并沒有那么多合格的醫生,庸醫比起良醫更多,而良醫里面也不是人人都適合當博士,教授下一輩。 于是乎,太醫署的制度很好,卻由于缺乏足夠的師資力量,無法一代代培養出合格的學生,最終不得不變成師生相帶。 比如跟在陳御醫身后的兩個醫佐,就是他學徒中的兩位,相當于導師帶的研究生。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