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可付出如此代價,也要將寬濟拿下,可見順著這條線,能摸到大魚。 有鑒于此,李彥低聲道:“再思兄,勞煩你去拜托沈機宜,讓他帶人認真看守案犯。” 楊再思了然,卻又有些擔心:“元芳,你在這里……” 李彥笑笑,取出唯識勁秘卷,就著火把的亮光看了起來:“放心,這里光亮,我正好看看書。” 楊再思欽佩拱手,轉身離去。 李彥并非假裝,是真的看了起來,并且很快投入進去。 “一切諸法,無有實體,以我之心,識之萬相……” 前面一大篇理論知識,李彥看得似懂非懂。 好像明白了些東西,又好像啥都不知道。 但接下來的實踐練法,他就在行了。 “前五識,謂能了別外界對象的眼、耳、鼻、舌、身;” “第六識,謂有想象、思考等統覺作用的意識;” “第七識,謂作為潛在的自我意識的末那識;” “第八識,謂作為前七識的根本及核心的阿賴耶識。” 唯識勁修煉的路線其實很簡單,就是先練前五識,然后開第六識、第七識、第八識,最后趨至“唯識無境,唯識所變”的境界。 這門流派的精髓,在后世基本失傳,因為相對佛教其他教派,難度太高,無形中就被淘汰。 倒是留下了不少名詞,被大肆運用,廣為流傳。 李彥研究了一番修煉法門,心中了然: “怪不得窺基大師說唯識勁不能與軍中勁力同修,確實是一動一靜兩條相反的路線。” “百勝勁為動之極,唯識勁為靜之極。” “不過百勝勁我只得真傳,沒有秘傳,而從唯識勁的秘傳來看,這門勁法最終大成,卻是由靜轉動。” 李彥對比之后,萌生出一個念頭。 他想練一練這門號稱最難修煉的佛門勁法。 按照保守估計,會是無用功,但他根骨資質,天下第一,憑什么保守! 說做就做,他站在原地,體內的勁力運轉變化。 以前大江大河般的氣血奔騰之勢減慢,開始收斂鋒芒。 起初很不適應。 倒不是收斂鋒芒不行,弓弦勁的會滿弓里面也有類似的訣竅,上手并不難。 不適的是靜到極致的練功方法。 百勝勁是絕不可能這樣站立練功的,一定揮刀出擊,即便是丹元勁,李彥也習慣了腳踏罡步,不斷進擊。 此時卻要按捺住那股本能,整個人變得越來越靜,卻又要隨時把握外界的動。 一次次失敗。 一次次嘗試。 終于,他的汗毛豎起,清晰地感到了周圍的惡意和怨念。 一道道眼神,就好似一根根無形的小針,刺在皮膚上。 眼識。 不僅是自己的目力增強,對于別人的視線目光,也能清晰把握,予以反應。 李彥眉頭頓時露出喜色。 可下一刻,感應瞬間消失,把握不住。 但心中還是高興的。 事實證明,能成! 就在剛剛那一霎那,他感應到不僅是韋貞玄和扶風縣上下,對自己惡意滿滿,就連站在身后,那些被迫護寺的僧人,也是如此。 在僧人眼中,是這家伙來到寺內,發現舍利臺座不對,一番查探,鬧得雞飛狗跳。 最后還逼得他們與縣衙對峙,怨念自然聚集。 唉,不識好人心啊,這是為了排查隱患,防范于未然!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