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他又對著李彥行了一禮,恭敬退后,出了御輦,立刻騎馬往寨子趕。 沒了外人,太子放松下來,太子妃也開口道:“李元芳你真厲害,居然能把北衙百騎拉過來,我之前誤會你整日閑散,倒要向你陪個不是。” 李彥心想你總算說了次人話,微笑道:“太子妃過譽,談不上拉攏,此事是太子殿下仁德,安定百騎之心。” “百騎都是軍中千里挑一,層層選拔出來的精銳,叛了九個,死了一個,已經是不小的損失。” “真的很可惜,剩下來的不能再損失于這等內亂中了。” 太子頭疼的按了按眉心:“多事之秋啊,怎么什么壞事都碰到一起?” 李彥道:“殿下,這應該不是壞事恰好碰頭,而是因果相伴。” “正因為圣人龍體抱恙,關中災情爆發,某些賊人看到機會,才開始興風作浪。” “若是國泰民安,他們即便有什么陰暗心思,也只能憋住!” 太子堅定起來:“元芳所言甚是,越是如此,越要穩定局勢,此次田地侵占,定要嚴查,我要請裴尚書來,專議此事!” 李彥道:“殿下英明!” 這倒不是因為他與裴思簡有私交,到了宰相那個層面,私交早就不能左右立場了,而是此事交給裴思簡確實很適合。 兵部尚書裴思簡,成為宰相后的日子很不好過,因為有強勢的李敬玄,背景深厚的戴至德和郝處俊在。 現在李敬玄喝了孟婆湯,戴至德辭官歸鄉,郝處俊留守長安,三個強勢宰相一去,就剩下新上任的江南來恒。 裴思簡正是大展拳腳的時候,此次軍戶田地被侵占,恰好又涉及兵部之事,拿來立威再好不過。 若是裴思簡能配合,這回就能一舉兩得,既有百騎的忠心,又獲得了一位宰相的支持。 太子終究是監國了六次,又是李治和武后的兒子,哪怕比不上他的父母,也強過太多儲君。 李彥放心了:“殿下,那我也回寨子了,還要好好審問鄭三郎,弄清楚他背后到底是什么人。” 太子道:“我們一路安坐,你卻一刻不停的忙碌,實在辛勞。” 這話說得李彥都有些臉紅,起身拱手道:“為了殿下,為了百姓,為了大唐,我輩辛勞些,也是義不容辭!” 目送李彥離去,太子妃有些感動,一孕傻三年:“殿下,李元芳真挺辛苦的。” 太子笑笑,知道接下來又要見不到李彥人了,想著他能騎著馬瀟灑走四方,有些羨慕,旋即沉下心來:“喚兵部尚書裴思簡!” …… 與此同時。 山寨中,丘神績興沖沖的露面:“我用苦肉計,假裝拷打其他百騎,吳老實交代了!” 他說著說著,笑容就逐漸凝固,發現大家正用歉然的目光看著他。 丘神績心頭一涼,如同吐谷渾王城外的工匠,在寒風中佇立:“你們不會已經破案了吧?” 婉兒眼珠轉了轉,跑到邊上:“丘叔,還有鄭三郎要審問,那人實在惡心到我了,你幫我出氣好不好?” 丘神績聽明情況后,精神重新振作起來,拍著胸脯道:“沒問題啊!” 自從李彥出使吐蕃,他好久沒有機會表現了,剛剛小試牛刀,正好熱熱身。 而相比起吳老實的指認,自然是鄭三郎背后的人更重要。 敢策反北衙百騎,圣人親衛,這案子背后的犯人,想想就令他興奮,頓時摩拳擦掌:“這里是不是有審訊室?”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