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是!!” 百騎精銳轟然應諾,整齊劃一的取出神策弩,端了起來。 目睹那寒光閃爍的箭頭瞄準過來,惠藏再度變了臉色。 傳旨的圣使,竟然帶著弩器? 那殺意騰騰的氣勢,更讓并無多少實戰經驗的僧兵們頭皮發麻。 但惠藏依舊不退,昂著脖子:“我寺內僧兵乃太宗御封,你們敢動手殺戮?” 程務忠確實不愿意先動手:“你這賊禿剛剛不是要給我們好瞧么,我們就在此處,來??!” 惠藏也不傻,怒喝道:“你不是要格殺勿論么,老衲就立于此處,來?。 ? 眼見兩人要嘴上大戰三百回合,李彥點撥了一句:“這里是少林寺。” 程務忠外表粗獷,心思細膩,立刻明了,嘿然笑道:“百騎聽命,隨我護送李機宜入殿傳旨!” 百騎架著神策弩,一步步往前逼去,惠藏神情數變,終究不敢以血肉之軀護佛門尊嚴,無比憋屈地往后退去。 不遠處,前來傳口信的僧人智恩看到這陣勢,探了探頭,不敢接近了。 谷縧由于四周圍觀的僧人很多,視線都投在自己身上,李彥主要關注的,還是面前這群悲憤不已,覺得受了天大委屈的少林僧人,覺得挺有意思。 如果是其他朝代的少林寺,肯定不會這般驕橫,偏偏是唐初之時,他們得太宗賞賜,以武興盛,自然不像其他佛門寺院那般一派祥和。 實際上,少林寺之所以能在唐朝發展起來,絕對不是偶然,恰恰是因為它的習武風氣,契合了唐人爭強好勝的性格。 再加上經過南北朝后,佛法大興,武功好,可以保今世平安,會念佛,可以盼來生富貴,這樣的寺院可太香了,頓時脫穎而出,在中下層積累了大量的信徒,名利雙收。 想著少林寺的千年歷史,李彥入了正殿,目光從那些做工很差的佛像身上掃過,落回眾僧身上,看向年紀最大的惠藏:“你是寺中主持?” 惠藏想到剛剛法明的話,根本沒從這位身上看出半點佛意,反倒像靠著手下囂張跋扈的高門紈绔,板著臉,硬梆梆地道:“老衲乃寺中‘維那’,見過李機宜。” 李彥道:“那也是寺中三綱了,我讓主持和寺中僧官前來聽旨,你們磨蹭良久,卻有百余僧兵出現,這是又要重現武德年間的公然抗旨么?” 惠藏臉色變了:“這話從何說起,我寺昔年十三棍僧助大唐攻城掠地,一向對大唐忠心耿耿,絕無抗旨之意??!” 程務忠在邊上聽得嗤之以鼻,就偷襲成功了一座城池,到這和尚嘴里竟然變成攻城掠地,是不是以后太宗都要是你們救的啊? 李彥則淡然道:“我從不聽嘴上辯駁,而看實際行動,隋末是隋末,現在是我大唐盛世,你口中說著忠心,卻敢怠慢圣旨到這般地步,還說沒有違逆之心,如此兩面三刀,又如何修你們的佛法?” 惠藏雙手合十,避重就輕:“李機宜不通我禪宗佛法,還是不要妄自評價。” 李彥不客氣了:“我確實不修佛法,卻知道你們禪宗始于達摩祖師,如今將之發揚光大的,是東山寺的弘忍大師和云游在外的慧能法師,你少林寺還差得遠,你更差得遠!” 五祖弘忍如今都在東山寺修持,歷史上武則天登基后,將弘忍的一眾弟子請入宮內道場供養,北禪宗成為“兩京法主,三帝師門”,地位比起少林寺不知高到哪里去了。 六祖慧能則在南方立下南禪宗,這位就不必介紹,后世禪宗的主流,那四句佛偈人人都會說。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