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不夸張地說,高太監都能驕傲地挺起胸膛,他比許多武氏子弟強! 不過想想這些人的讀書時間,在嶺南流放中度過,倒也能理解為何如此。 所以武后也沒有放棄,將他們安排進了內文學館,讓那群大儒學士,好好教一教這些族人。 結果是太醫署的工作量大增,許多白發蒼蒼的老學士走著進去教課,抬著出來尋醫。 高太監腳步愈發放輕,落地無聲地走入殿內,就見武后端坐,濃密的頭發挽起高髻,臉上戴著紗巾,兩道強硬冰冷的目光透過輕薄絲羅,俯視下方。 以武承嗣、武三思為首的一群武氏子弟,正跪在下方,瑟瑟發抖:“太后恕罪!太后恕罪!臣等一定仔細去學,仔細學!” 武后凝視他們片刻,擺手道:“不必強求,你們愿意留在內文學館的,就好好學文,不愿意的,出宮習武便是。” 武氏子弟一聽要學武吃苦,臉色更見難看,卻不敢辯駁,唯唯諾諾。 倒是為首的武承嗣有些急智,眼珠子轉了轉道:“稟告太后,臣近來在坊間聽到一些傳聞,是有關內衛閣領李元芳的,不知可否講述?” 武后目光微動,倒也不藏著自己的意圖:“李元芳的傳聞?說來聽聽!” 現在滿朝上下都知道,李元芳和太后最不對付,并且可以名正言順地不對付,確實沒必要掩飾。 武承嗣趕忙道:“臣聽聞,那李元芳與吳國公有關,傳聞是吳國公的遺腹子,要圖謀犯上呢!” 武后眼睛微亮,但念頭一轉,就搖頭道:“年齡對不上,就是遺腹子都不夠,這編造之人恐是市井出身,對朝中之事一知半解,膽敢抹黑朝廷四品要員,一旦抓住,定斬不饒!” 武后的意思,其實是可以通過殺戮,讓老百姓心中坐視謠言的真實性。 畢竟造謠者如果被殺了,很多人可不管是否罪有應得,而是下意識地往殺人滅口的方面想,子虛烏有的事情,只要足夠危言聳聽,也會變得真實起來。 武承嗣則沒聽明白,心里還嘀咕著姑母怎么替李元芳說話,又遲疑著道:“還有些傳言,說李元芳與前趙國公有關,是其秘密傳人,要為前趙國公報仇雪恨。” 武后眉頭微動,目光閃爍起來:“這倒是有些意思……” 武承嗣見武后心情似乎變好了,嘗試性地喊了一聲:“姑母,那李元芳不是從小在涼州長大么,恐怕就是被前趙國公培養,待時機成熟,才入朝為官,要對圣人不利啊!” “恐怕?” 武后眼神又冷了下來:“這等胡言亂語,你說出口的時候,能不能動一動腦子?這般說法又有幾人能信,要從內衛的關系入手,明白么?” 武承嗣怔住。 武后露出無奈,剛要耳提面命,又覺得不對勁:“你剛剛說還有些傳言,除了這兩條,難道還有別的?” 武承嗣精神一振,他至今仍記得那日的羞辱,趕忙開始聲情并茂地講述:“有的有的,那李元芳還是前隋煬帝之孫,密謀光復前隋,又有一說是北周皇族,復姓宇文……” 武承嗣說得高興,其他武氏子弟也幸災樂禍,卻沒有發現武后的臉迅速沉下,目光變得森寒起來。 等到李元芳的關系網朝著秦漢開始靠的時候,武后忍無可忍,抄起旁邊的瓶子就砸了下去: “一群蠢物,給本宮滾出去!滾!!”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