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就是開封府目前的滯獄案卷副錄,勞煩林公子了。” “不勞煩,搬進書房即可。” 林元景遠遠看著丘仵作帶著快班弓手,將一摞摞案卷抬進書房,不禁嘖嘖稱奇。 等到縮回腦袋,來到夫人李氏時,他又換上了一家之主的淡定:“開封府衙確實有眼光,慧眼識英才!” 李氏在旁邊樂了:“官人高興,笑出來便是,何必這般憋著呢?” 林元景輕咳兩聲,想忍一忍,終究沒忍住,撫須笑道:“二郎有出息,我就放心了,哈哈!” 李氏知道自從收了嵩陽書院的信件后,林元景就一直悶悶不樂,見他開心起來,也露出笑顏來。 不過想了想,她又有些遺憾:“聽林三說,開封府衙的公孫判官是想要邀請二郎去任職的,能在開封府衙謀一個差遣,是大好機會,他為什么拒絕呢?” 林元景道:“這拒絕得不無道理,近來太后垂簾,又要開始清理新黨了,朝局不穩(wěn),倒不如養(yǎng)一養(yǎng)望。” 李氏輕咦一聲,不僅是因為夫郎居然關(guān)心起朝廷局勢來了,還覺得養(yǎng)望這個詞跟自家畫風搭不上:“二郎不是武人么?武人也可養(yǎng)望?” 林元景笑道:“養(yǎng)的是名望,與文武何干?只要才能之輩,以正當原因拒絕朝廷邀約,都可提升名望,但終究還是要得名儒認可……如果二郎能科舉及第,那前途就遠大了!” 李氏大為心動:“那你與二郎說一說啊,考上進士,光宗耀祖!” 林元景想了想,頷首道:“我確實要與他談?wù)勍蟮陌l(fā)展,不可迷失在短期的虛榮之中。” …… “父親,我亥時再去練槍。” 眼見林元景出現(xiàn)在書房門口,李彥起身行禮,坐回去后,又津津有味地看起了開封府這些年的滯獄案卷。 林元景走了過來,到了對面坐下,擺出一副長談的姿態(tài):“二郎,我不是來督促你練武的,而是來和你聊一聊。” 李彥心中一奇,將案卷放到旁邊:“父親請說。” 林元景道:“近來我在京營禁軍訓閱,屢屢聽到有人提及你,你在京中已是有不小的名聲了。” 李彥道:“那是因為禁軍傳話較快,實際上我在汴京的名氣,還只是小規(guī)模傳播。” 林元景道:“二郎謙虛了,為父原本在禁軍中人緣平平,旁人提及我來,也就是個教習槍棒的提轄,如今倒是多了幾分敬意,都是因為你的緣故啊!” 李彥笑道:“既然如此,父親可以聚攏一些有上進心的禁軍,好好傳授武藝,加以點撥調(diào)教。” 林元景沒聽明白讓他收買人心的深意,嘆了口氣:“我傳授槍棒一向是盡心盡力,只是武人升職往往不在于武藝強弱,出生入死,也不及文人登科及第……”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