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別的不說,消息一旦傳入宮內(nèi),向太后知道自己弟弟和假山融為一體,會是什么反應,又將衍生出怎樣的朝野風波,誰都預料不到。 但能預料的是,被卷入風暴中心的,稍有不慎就是粉身碎骨的下場。 所以此案誰愛查誰查去,刑部和大理寺寧愿把腦袋縮回去,被御史彈劾,也不愿意接這燙手山芋。 公孫昭并不是不懂這些官場的彎彎繞繞,如果沒有一個聰明的腦子就不可能屢屢破案,只是那些事情清楚歸清楚,他卻不愿意違背原則地遵從,冷聲道:“那些人不來也好,省得諸多掣肘,反倒對我們查案造成困擾,造成兇手逍遙法外,我準備從永陽郡王昔日的罪行查起,你們怎么看?” 丘仵作想要勸說,但聽了他語氣里的斷然,終究是咬了咬牙道:“三郎,我支持你!” 或許近來公孫昭變得不再那么我行我素,開始學會照顧別人的感受,但涉及最關(guān)鍵的原則問題,這位冷面判官顯然不會有半點退讓。 李彥則道:“無罪就是清白,有罪就是罪孽,死者同樣逃不開這點,更應該揭曉,因為這能對還活著的惡人造成威懾,減少接下來罪惡的發(fā)生。” 公孫昭眼睛亮起:“林二郎果然懂我!” 李彥道:“我確實懂公孫判官的追求,但并不贊同你的處事方法,追求正義之人,更要講究方式方法,才能完成這個更為艱難的目的,你必須適應這個世道。” 公孫昭想說適應不了,但體會到這份好意,還是請教道:“那依你之意,接下來該怎么辦?” 李彥低聲道:“暗中調(diào)查,不可聲張,必要時更要偽裝一二,不能提前讓人看出目的,尤其是太后!” 公孫昭臉色變了:“難道太后會招我入宮?” 作為一個查案時整天入宮跟帝后要支持的神探,李彥對于公孫昭這種單干模式其實挺無語的,朝廷判官整得跟私家偵探似的,也難怪只有老百姓的口碑,官場上處處碰壁,提點道: “此案別人不敢接手,由你這位名聲在外的冷面判官接手,太后自然會注意到你,而她與弟弟的感情越好,招你入宮問話的時間就越前。” “偏偏你之前就提出過郡王與無憂洞有關(guān)聯(lián)的猜測,如果那位任正言已經(jīng)將此事揭露出去,那么你現(xiàn)在就要想好,如何應對太后接下來的發(fā)難了!” 公孫昭雖然很不滿太后的貪戀權(quán)勢,不愿還政于新官家,但對于這位目前的掌控者,還是有著對皇權(quán)的敬畏,從小到大根深蒂固的忠君思維,聞言變了臉色:“這該如何是好?” 眼見公孫昭眼巴巴地看過來,李彥緊守人設(shè):“我就是個普通的汴京老百姓,也不擅于應付太后啊……” 丘仵作急了:“林公子天縱奇才,若有想法,還望指點,這真的是關(guān)乎生死存亡的大事啊!” 公孫昭也趕忙道:“請林二郎賜教!” 李彥失笑道:“你們太高看我了,我的想法也都是空中樓閣,紙上談兵,純粹是結(jié)合京內(nèi)街頭巷尾的消息,自己做出的幾分猜想……也罷,你若實在愿意聽,那我就姑且一說,權(quán)當參考!” 隨著李彥的講述,公孫昭起初還是微微點頭,然后就露出思索,到了最后已經(jīng)有些目瞪口呆。 原來政治是這么玩的,太后是這樣對付的嗎? 恍惚間。 一扇嶄新的大門,徐徐向其敞開。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