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燭火驅散了屋中的黑暗,李彥坐在桌前,書卷摞起,嘩嘩翻看。 他在傳授別人知識的同時,自己也在不斷充實學問,為此還從書肆里面買了許多后世失傳的書籍回來。 此時拿起的,就是后世保存并不完全,司馬光所著的《疑孟》。 司馬光在這本書里面,質疑孟子質疑得相當狠,說孟子是“為禮貌而仕”“為飲食而仕”“鬻(yù)先王之道以售其身”,視孟子是“五霸之罪人”,以仁義亂天下。 起初李彥認為,司馬光是站在君主的角度上,不喜歡孟子民貴君輕的觀點,但仔細看了他的不少作品后,發現這位司馬十二的觀點自圓其說,很有邏輯。 對于司馬光這個人,李彥是很不喜歡的,卻不會恨屋及烏,否定他的一切,從學術思想方面來看,司馬光議經駁傳,獨立思考,自成一家之言,有不少值得學習的地方。 這其實也代表著發展到此時的儒學,兼容并蓄,海納百川,吸收了各家學說的精髓,由此衍生出燦爛的文化思想碰撞,而不像后面幾個朝代,越來越限定在四書五經的框架里。 那別怪朱熹,程朱理學的思想講究實踐,有很多先進的觀念,卻被后世的封建統治加以扭曲,正如后來王陽明的心學,在很長一段時間也是臭名昭著,再好的學說,都架不住歪曲和濫用。 當然也不能因噎廢食,因為后世亂用,就一味抵觸,李彥近來了不少書籍,再結合自身的眼界和思想,已經萌生出了一些想法。 只是時機未到,不必操之過急。 “咚!咚!” 正在這時,輕輕的敲門聲響起。 李彥從呼吸聲已經知道來者是誰,開口道:“請進。” 曹正推開門走了進來,手里小心翼翼地拿著幾根細細的竹筒:“院長,按照你的吩咐,這‘粉筆’用石灰和豬油做好了,還是挺難看,不夠結實……” 李彥接過,從竹筒里抽出一根根表面上坑坑洼洼,十分難看的白色細棒:“辛苦了,可以使用就行,你我畢竟不是專業工匠……你過來看!” 他走到屋內早就準備好的一塊黑色木板上,用白色細棒在上面開始寫字,曹正則低低念出:“人之初,性本……善?” 說著,他不禁有些赧然:“我不識幾個字,這些還是近來看著《三字經》學的。” 李彥經過這段時間的觀察,已經確定了這位相貌粗獷,但心思細膩,好學程度上其實超出原本的盧俊義等人:“你以后也來后院一起學習吧。” 曹正愣住,又驚又喜,卻不免有些自卑:“我只是一個殺豬的,跟著別人聽院長講學,是不是不太好?” 李彥道:“孔圣人都說,要有教無類,每個人都該擁有受教育的機會,何況這粉筆的制作,多虧了你這些日子反復嘗試。” “有了粉筆和黑板,先生就可以在墻上的黑板寫字,讓每一位學生清楚地看到,而不是簡單的口述,學生去強行記錄,此舉善莫大焉!” 曹正終究受限于見識,不明白這是一件簡單而偉大的創造,只是心生濃濃的感激,就要拜下:“院長對我兄妹的大恩,已是難以報答,現在還愿收我這等人,請受我一拜!”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