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七百二十五章 林元景:我兒子來了,大名府就太平了!-《從神探李元芳開始》


    第(1/3)頁

    大名府。

    作為北宋的陪都北京,這座城市不僅是一個連接南北的咽喉,更是阻擋契丹南下的關鍵屏障。

    由于中原丟失燕云十六州,開封地區又是一馬平川,無險可守,直接暴露在異族的威脅之下,遼國騎兵從幽州出發,只需三日就能抵達汴梁,所以拱衛京師的禁軍數目才要那么龐大。

    可單單是禁軍不行,北宋天子還不止一次想要遷都,就連到了宋仁宗時期,都產生過遷都洛陽的打算,因為遼國又要南侵,很多大臣就主張繼續議和,甚至直接逃入洛陽。

    而臣子呂夷簡說的一番話,制止了這種行為:“使契丹得渡過河,雖高城深池,何可恃耶?我聞契丹畏強侮怯,遽城洛陽,亡以示威。”

    翻譯一下就是:“如果遷都洛陽,讓契丹軍隊不加抵抗地渡過黃河,到時候城墻再高,城池再深,又如何阻擋敵人的進攻呢?契丹人是碰見了強硬就害怕,遇見膽小的就欺負,匆匆忙忙遷都洛陽,是向敵人示弱,失去了自己的威風,萬萬不可取。”

    當然,呂夷簡不光提出后果,還有解決的辦法,當“宜建都大名,示將親征,以伐其謀。”

    大名府當時還只是軍事重鎮,有“控扼河朔,北門鎖鑰”之勢,講白了就是北大門,仁宗干脆把大名府提升為陪都,定名“北京”,以示強硬的態度,遼國見宋人居然硬氣了,也就打消了南侵的念頭。

    那個時候是澶淵之盟后的四十年,與現在又隔了六十年。

    所以宋遼兩國,至今已經維持了近百年的和平,不得不說大名府的存在居功至偉。

    可這一日,林元景走出臨時居住的府邸,看著繁華盛景,卻不禁嘆了口氣:“千百處舞榭歌臺,數萬座琳宮梵宇,這還是北方的軍事重地么?”

    若論煌煌巨城,盛世繁華,沒有一座城市比得上汴京,但汴京醉生夢死,好歹是一國都城,大名府是直面北方威脅的軍事堡壘,豈可如此?

    正感嘆之際,徐寧挺拔的身影來到邊上:“林叔!”

    林元景看向徐寧,見他眉頭微皺,就知道沒什么好消息,低聲道:“進去說吧。”

    兩人來到府中,揮退了下人,林元景也就直言不諱了:“是不是又跑了?”

    徐寧點了點頭:“我們上次打草驚蛇,明尊教不可能無動于衷,這次盯上的據點,賊子已經提前撤走了。”

    林元景道:“不奇怪,如果賊人還在,王氏那邊就不會讓我們動手,肯定是將功勞搶過去了,現在只剩下相州那邊,偏偏相州又是韓氏之地,根本不容許外人接近……”

    徐寧皺眉:“林叔,他們這般掣肘,我們會一無所獲啊!”

    林元景開解道:“來時二郎就說了,此次重點不在于剿滅了多少賊人,而是將他們經營多年的據點拔除,到時候邪教經此一役,必然元氣大傷,很長一段時間都折騰不出什么風浪了。”

    徐寧很不甘心:“可我們明明能夠抓住那個護法,都是王繼忠和王繼英兄弟故意為難,他們殺良冒功被林叔阻攔,居然還倒打一耙,要定我們的罪,幸得李知府廉直……”

    林元景苦笑了一下,知道徐寧還是太年輕,官場之上,為你說話的人,不見得就是對你好的人,如今的大名府知府李清臣,就是最好的例子。

    大名府知府一向是朝廷要員,任職的不乏名臣將相,比如韓琦、寇準、歐陽修、文彥博、呂夷簡等等,相比起這些人物,李清臣自然是名不見經傳。

    但這位同樣是神童,“七歲知讀書,日誦數千言”,后來美名遠揚,考中進士后,韓琦立刻將自己的侄女嫁給了他,一路升遷,若不是被曾布斗了下去,也是一位宰相。

    而上一任知大名府兼北京留守司事,是韓忠彥,其父親韓琦在神宗朝時由于威望過高,為了避嫌,也出京知大名府。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