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若是章相公還在,不至于如此!”范純禮則突然想到了章惇。他以前深恨章惇的為人霸道,肆意妄為,但這位相公真正被貶走,才發現一個一言九鼎的臣子有多么重要。 如果章惇還在,趙佶豈能隨意做出遷都這等決定,群臣也不敢為了各自的利益炒作一團。 “看來此事已是勢在必行了……”曾布和蔡卞目光一對,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忌憚。 ..他們倆的心中其實也早就想過遷都,因為如今的局面確實十分危急,遼人曾經不擅長攻城,可此次入河北一路攻城掠地,雖然北軍的糜爛肯定負有較大責任,但顯然百年間又有變化。 再加上京營禁軍比起北軍,也不見得好到哪里去,因此對方一旦兵圍汴京,是真的可能下城的……如果汴京被破,那后果當真是不堪設想了,所以避其鋒芒,雖然短時間內看似是懦弱之舉,但長遠觀之,何嘗不是當斷則斷的大智慧。 關鍵是如果南遷,政治格局又將發生巨大的變化,除了新舊兩黨之外,恐怕江南一派原本被邊緣化的官員又要形成一派,必須好好應對。 當群臣各執一詞,并未定下最后結果,朝會結束,蔡卞又想到了哥哥蔡京。 如今朝廷即將發生史無前例的劇變,之前兄弟倆人的矛盾有不算什么了,現在他倒是由衷地希望,蔡京能守住大名府,為自己爭取一份舉足輕重的威望。 有了這個想法,當回到官邸時,蔡卞立刻喚來心腹:“如今若要派人去大名府給蔡待制送信,可有不會遭到攔截的合適人選?”心腹手下思忖片刻,眼睛一亮:“稟相公,吏部員外郎李格非請辭,據他所言他的家人如今正在河北大名府中,可以巧妙安排……”蔡卞撫須微笑:“天助我也,速速安排李格非告老!”就在群臣為將來的朝局紛紛謀劃時,消息傳開了。 別的朝代,或許消息不會傳得太快,但北宋的汴京,幾乎藏不住什么隱秘的事情。 于是乎,京城的百姓炸了。官家要遷都,百官爭論著遷去哪里,可曾有人在乎一下他們? 如果遼軍真的兵臨城下,誰又來守護京畿的安全?頓時間群情激奮!本就因為太后之死和接連殺官,而導致的朝廷信譽下降,借助此次事件徹底爆發開來,京營禁軍不得不沖上街頭,配合上開封府衙役,開始鎮壓 “亂民”。當京城大街小巷都亂了起來的時候,在無憂洞內搞基建的公孫昭也被驚動。 在得知了那不可置信的消息,再三確定并非謠傳,上至官家,下到群臣,真的在確切討論如何遷都之后,這位曾經的冷面判官氣得臉色鐵青:“京乃國本,主張遷都,奸臣可斬!昏君亦可斬!!”從未有這么一刻,他慶幸自己不再是趙宋臣子,而是上了通緝告示的反賊,否則遇到這么個毫無擔當的怯弱昏君,還不得五內俱焚? “這等大事,必須速速通知兄長和‘佐命’前輩!”公孫昭本就關心河北和山東的局勢,只是知道兄長在那里,出于信任才繼續留在京師,如今汴京即將發生巨變,他再也忍不住,道袍一振,施展神行法,離京奔行。 唯有尋到兄長,才能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使得中原大地不至于淪入異族的鐵蹄之下! 昏君無道,當扶潛龍!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