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漢民將領終于有投誠之人了!”中軍大帳,當時遷將情報傳來,諸將頓時大為振奮。 尤其是當傳閱了投誠的信件,得知前日夜間,涿州團練使孫忠和另外兩位威望極高的漢民大將,一同被殺害之后,史文恭更是大笑道:“這真是自毀長城,如此軍心渙散,漢民投降,遼軍焉有不敗之理?”高俅期待不已:“若是漢民依附,此番我等北上,就不僅是斷去遼軍主力的后路,更有收復燕云的希望啊!”這個誘惑實在是太大了,大部分將領都精神振奮,連連附和,少部分仔細看了投誠信件后,再根據時遷之前匯總的漢民將領職務,卻是微微凝眉,覺得不能高興得太早。 李彥等待眾人反應完畢,看向剛剛歸來的吳用:“吳參贊之意呢?”吳用之前去見了晁蓋,安慰了那位險些大意失荊州的 “托塔天王”后,也不希望錯過此等大戰,帶著雷橫朱仝等一眾綠林頭領前來,此時見有機會,立刻出言道:“此舉雖然殘忍,但以契丹的風氣來說,耶律得重做的完全沒錯。”李彥看向朱武。 朱武也道:“蛇無頭不行,鳥無頭不飛,想要在燕云之地引發漢民的內亂,一個有足夠威望的領導者是至關重要的,這位南院大王將孫忠、張起和謝武三個殺了,確實消除了契丹與漢民的矛盾積累下,可能引發的叛亂危機。”如今專門成為時遷副手的杜興,則從情報策應的角度分析:“時機密有言,自從那一晚耶律得重殺了三將后,漢民將領確實被嚇住了,難以大批倒戈過來,傳來信件的這幾位不忿于孫忠被殺的將領,也確實是真心投誠,可單靠這幾位中低層將領,恐怕影響不到大局。”場面逐漸冷靜下來。 李彥開始總結:“耶律得重此舉,對于遼國自身,絕對是一個巨大的傷害,無論他事后如何彌補,這都徹底揭開了契丹與漢民之間待遇嚴重不平等的遮羞布,如果說遼國‘蕃漢分治’的國策,之前是名存實亡,從那前一夜開始,連名也亡了。” “但對于已經失去了山東的耶律得重而言,他顧不上那么遠,所想的只是守住燕云,只看現在的話,無論是出于殺雞儆猴,還是防范于未然,此舉確實有效。” “用未來的動蕩,換取目前的安穩,這位南院大王的行動很果斷,卻也正是我所期待的!”之前興奮的將領這才反應過來,又有些不明所以。 他們要的也是目前的勝利啊,為什么總教頭會期待耶律得重這么做呢? 李彥開始引導思路,正如歲安書院里的教學那般:“你們覺得,如果讓曾頭市的謀劃重新上演,讓契丹與漢民內部自相殘殺,借此勝了眼前邊境的這一仗,對于我們接下來收復整個燕云,是有利還是有弊?”除了已經明白這位戰略意圖的吳用和朱武外,其他將領得到提醒后,思索片刻,才露出恍然之色。 盧俊義開口道:“對啊!曾頭市時,遼軍孤立無援,兩萬大軍與曾頭市對耗完,也就徹底敗亡了,但現在燕云背后還是廣袤的遼國土地,是有大量援兵的……”花榮接著道:“就算我們利用內亂,解決了邊境的這一戰,接下來遼國后方派出援兵,耶律得重也能大刀闊斧地替換漢民將領,那漢民軍隊反倒沒話說了,接下來要面對的是更硬的仗!”索超道:“如此說來,兄長其實不準備讓漢民與契丹內訌?”李彥頷首:“我從一開始,就想要在邊境打一場堂堂正正的硬仗,只有在白溝界河前,從正面擊敗遼軍,才能讓后方燕州和薊州的百姓真正相信,契丹人是徹底不行了。” “從糧草壓力,到占據三州,再到如今的矛盾激化,我們要策反的目標,從來都不是漢民將領,自始至終都是燕云之地的漢民百姓。” “這群百姓無疑是有領頭者的,比如那涿州團練使孫忠,在燕云百姓心中就是英雄,他說一句話,比起我們這些外來者說一百句都要管用,借耶律得重之手殺之,能為我們接下來收攏燕云百姓,大大地降低難度,此其一!”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