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父王,刁民反了!徹底反了!速速出城吧!” 涿州城內(nèi),火光四起,處處是廝殺之聲。 事實證明,耶律得重希望安撫民心的舉措,僅僅停留在希望上。 沒辦法,涿州的漢民百姓生活太苦了。 北宋賦稅的沉重,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不舉子”的情況,兒子生下來都要溺死丟棄,只為了逃避沉重的賦稅,而遼國燕云之地的賦稅更是超出想象,不僅賦役繁苛,還催征嚴急,各類加派,種種名目,不可悉數(shù)。 如今遼人大軍再一進城,散亂的軍紀難免出現(xiàn)燒殺擄掠的行徑,進一步增加了城內(nèi)百姓的重負,這已經(jīng)不是雪上加霜,是徹底的趕盡殺絕,不給活路。 于是乎。 在里應外合下,百姓對于契丹統(tǒng)治者的憤恨,在這一夜徹底爆發(fā)。 “接鄉(xiāng)軍,不征糧!”“先降者,不征糧!”“先降城者免征!” 當漢民百姓喊著轟轟烈烈的口號,開始正面與遼軍抵抗后,連耶律宗盛這個沒吃過多少苦頭的小王爺,都知道大勢已去,之前凌虐漢民的契丹將士在面對茫茫人海時,更是露出惶恐之色,節(jié)節(jié)敗退。 耶律得重身軀晃了晃,就要拔出佩劍,但又意識到還沒到例行公事的時候,深吸一口氣,下達命令:“走!去燕州!失去了涿州,還有奪回來的機會,燕州和薊州是絕對不能丟的!” 耶律宗盛慘然道:“父親,外面全是宋人,我們恐怕難以跑掉了……” 相比起上次的撤退,士氣一挫再挫的這回,軍陣顯得更加散亂,再加上外面震天的喊殺聲響起,耶律得重咬了咬牙:“這群漢民雖然被宋人鼓動,終究不是訓練有素的軍隊,頂多在城中造成混亂,與城外的鄉(xiāng)軍里應外合,還是沒有攔截下主力的可能……命蕭乙辛領軍,在城中鎮(zhèn)壓暴民,有反抗者,格殺勿論!” 耶律宗盛明白了父王壁虎斷尾的意圖,卻表示擔心:“鄉(xiāng)軍會為了這城內(nèi)的百姓,而進來救援么?” 耶律得重篤定地道:“別的將領或許會貪功,只顧著圍剿我們,但那林沖是肯定會來救援的,他還指望著其他州縣的亂民配合著一起奪城呢……走!” “這耶律得重倒是對我有幾分了解了。” 當耶律得重的計策開始實施,城外的李彥一看,就知道這位南院大王打的是什么主意,然后毫不遲疑地道:“按照原定計劃行事,不要貪眼前一時之功,速速入城救援漢民百姓!” “是!” 在鄉(xiāng)軍攻入涿州城,耶律得重也帶著遼軍主力沖殺出去。 不過他雖然看準了李彥的選擇,卻不知李彥早早就派出史文恭、欒廷玉、朱仝和雷橫各領一支伏兵,在城外埋伏。 當這四員猛將帶著早已埋伏好的鄉(xiāng)軍依次殺出,自以為逃出生天的遼軍還是不可避免地大潰了,一路丟盔棄甲,互相踐踏,死傷慘重。 最終耶律得重僅僅帶著不足千余的殘兵敗將,險之又險地突破了重圍。 而經(jīng)過了果斷的救援后,遼軍留在涿州城內(nèi)的軍隊也被全部剿滅,經(jīng)過白溝河和涿州城兩起大戰(zhàn),最初陳兵邊境人馬,已然近乎死傷殆盡。 當真正占據(jù)了這座遼國邊境重城時,鄉(xiāng)軍上下恍若夢中,再看著忙前忙后,盡力相助的漢民百姓,就連秦明都發(fā)出感慨:“總教頭不納糧的口號,真是太高明了,直中燕云漢民的心啊!” 李彥道:“百姓太苦了,其他一切說得再天花亂墜,都不如讓他們手中有糧食來得實在,這些配合鄉(xiāng)軍的城池,一定要嚴格履行承諾,給復一年。” “這一年間無論再困難,就算是斷糧要退兵,也不允許在向鄉(xiāng)軍投誠的州縣征糧,一粒米都不準從當?shù)貪h民百姓手中拿,明白了嗎?” 負責征糧的朱武和柴進上前領命:“是!” 李自成的政治口號,其實是“均田”“蠲(juān)租”“不納糧”,這是十分符合明末需求的,也為自己軍隊的供養(yǎng)做好了鋪墊,正因為明確了當時老百姓最渴望什么,他才能壓過其他起義軍,終結大明的國祚,至于最終的失敗,也與“不納糧”沒什么關系。 但凡事不能生搬硬套,顯然遼國燕云的漢民百姓,和明末的百姓有很大不同,李彥不需要前兩種,也不能許諾前兩種,就只留下了“不納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