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查清楚了么?到底是誰在外面,到處宣告陛下的謠言?” 梁師成坐在八仙樓的大堂內,看著這原本大名府第一酒樓,如今卻門可羅雀,先是生出幾分感慨,然后望向匆匆走入的內侍。 那內侍面帶惶然:“稟告少監,查清楚了,正是和議結盟的遼國使臣,這群人言辭鑿鑿,一意污蔑,才使得如今的河北之地,都在傳……傳那些事情!” 梁師成手中的茶杯砰的一聲砸在桌上,臉色鐵青:“竟是那群遼狗?陛下有感上天有好生之德,將他們放回遼地,這般如天之恩,他們竟敢背信棄義?” 自從燕云之地收復后,高求就將這群帶著金牌來傳旨的內侍給逐了出去,但梁師成他們卻不敢回京,還在河北徘回,然后就在不久前,聽到了一個觸目驚心的謠言。 居然有人傳,此番大宋朝廷之所以愿意簽訂喪權辱國的和議盟約,是因為官家為了洗刷弒母罪行,威逼遼帝所為,并且默許只要定了盟約,遼軍可走雁門關,將丟失的燕云奪回去。 他們原以為散布消息的,是一群大逆不道的賊子,比如整日想著造反的明尊教、彌勒教徒,萬萬沒想到居然是遼人! 剛剛簽訂完盟約,轉頭就把這層遮羞布撕破了,除了讓宋廷顏面盡失外,對于遼人又有什么好處? “當真是蠻夷腥膻,不可理喻!” 梁師成氣得連連砸了幾個杯子,八仙樓的小廝戰戰兢兢地靠近,被個滿臉橫肉的內侍一腳踹翻在地:“滾!” 教訓完小廝,那內侍匆匆撲到梁師成的身前:“大人切莫動怒,切莫動怒啊!” “你們是不是以為事不關己,沒必要在意?楊戩、藍從熙、賈詳的下場忘了?被高求當成閹黨一股腦的殺了??!官家弒母的謠言必須過去,否則倒霉的都是我們這些人!” 梁師成手指挨個點過來,獰聲道:“去催王繼忠,趕緊將高求拿下,速速押回京,有了這份功勞,才能免去此次的失責!” 那被認干兒子的內侍道:“大人,這王繼忠推三阻四,會不會不想去抓高求???” 梁師成冷笑起來:“王繼忠當然不想抓,現在遼狗背信棄義,又污蔑官家弒母,事實證明高求是對的,他光復了燕云,又阻擋了遼軍入雁門關,朝廷就萬萬不能定他一個抗旨之罪,否則如何下臺?” “但高求肯定也要定罪名,否則陛下的威嚴就蕩然無存了,這個時候能迎合圣意的,都會被陛下記住,王繼忠就迫切需要這個圣卷!” “此次北軍被遼軍打得落花流水,鄉軍卻威震天下,王繼忠如果不想自己家族的兵權,被一群賤民分了去,就必須要冒險!” “所以我那次去見王繼忠,并未多言什么,只是送了他四個字——‘此上意也’!” 說到最后一句,梁師成聲音昂起。 神奇的是,幾乎是話音剛落,一個內侍連滾帶爬地沖了進來:“稟告少監,王將軍那邊傳來消息,高求已經抓到了!” 眾內侍見了驚詫不已,頓時拜倒在地,那個干兒子更是高聲道:“大人神機妙算,小的們今日算是見識到了!” 在一片歌功頌德中,梁師成微微一笑,自然不會說他早就知道高求被抓,然后安排好那個報信者演了這場把戲,為的就是徹底收服這群內侍,統統認了當干兒子,以后在內侍省中形成他的派系。 當然這等還是小事,關鍵還是如何將高求押送入京,向官家證明忠誠和能力。 梁師成吩咐道:“鄭途,你立刻去王繼忠處,確定了是高求,就立刻著他派遣北軍精銳,將此賊押送入京!” 鄭途正是那滿臉橫肉的干兒子:“大人,何不將高求押過來,讓我等也欣賞欣賞他的丑態,這一路上才有樂趣!” 其他內侍也露出期待和仇恨之色。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