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既如此…… 李彥懶得多言,探出一只無形的手掌,直入順受高的心靈。 不出意外,此人瑟瑟發抖,根本不敢有絲毫抵抗。 對人都逆來順受,神自然更能予取予奪! 很快,他的記憶在李彥的眼前,就形成了一本特殊的書籍,隨意翻看。 “女真族勝了耶律得重派出的征討大軍后,雙方展開談判,其中一個爭奪的關鍵,也是漢民人口?” “果然是蕭兀納主張外交,這半年間,派出了大量的使者,帶著遼國的文書,聯絡大宋各地的反賊,連襄陽的郭康都加以許諾。” “那洛陽的張仙更是自以為得到了遼人的撐腰,才敢染指山東……” 李彥快速查看著如今遼國內的情況,與自己之前的推測加以驗證,然后發現遼國在外交方面的行動,比起自己設想的還要努力。 實際上,這與遼國的“國際名聲”有關。 不僅遼國的使臣適應不了弱國無外交的地位,對于如今在大宋境內造反的勢力來說,遼國依舊是強大的。 畢竟從表面上看,遼軍主力已經回歸國內,又得到了西夏割地賠償的消息,可見兵鋒極盛,雖然丟失了燕云之地,但只要兵力不失,肯定有機會奪取回來,至于國內瀕臨四分五裂的局面,許多人根本不清楚。 對于大宋朝廷來說,各地烽煙四起,皇城司也徹底癱瘓,哪還有心思去了解遼人情報?對于各地的反賊來說派出的諜細也是去江南入金陵,查看朝廷的動向,更不可能分心去管北方的事情! 以致于當蕭兀納派出使者遞上橄欖枝時,如今造反的勢力個個大喜過望,欣然接受,倒有點隋末之時,中原造反的群雄都得仰突厥鼻息,連李淵都一起喊突厥爸爸的模樣。 “不過強就是強,弱就是弱,遼國的衰敗,終究掩飾不了多久。” “尤其是燕云這塊戰略和米糧要地,如果遼國長時間不能拿回,那傻子也能看出來,這個國家已是外強中干,再非以前的北虜可比了。” “所以蕭兀納才會抓緊時間進行外交,務必讓南朝大亂,為遼國爭取時間。” 李彥想到了那個跟在耶律延禧后面擦屁股,操碎了心的老臣,然后看著那遼國鼓動的名單,目光閃爍起來。 別的人倒也罷了,關鍵是河北之地也有兩位。 兩位很熟悉的人。 一人是晁蓋,還有一人叫田虎。 他略加沉吟后,視線再度落在順受高身上。 感到神威坐落在身上,順受高已經完全不敢提出要求。 當人對生活產生迷茫乃至逃避的時候,信仰無疑是極佳的精神寄托,他此時生怕遭到圣君的厭棄,只能愈發卑微地伏低身體,幾乎是到了塵埃里:“我有罪……還望圣君寬恕……” “依此法為之!” 于是乎,當宏大的聲音伴隨著一股靈光再度落下,這個遼國使臣查看了自己所要做的事情,眼神里頓時涌動出對生活的希望,無比狂熱地回應: “謹遵圣君之命!”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