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九天玄女平靜地道:“然也!” 李彥嘆了口氣。 以前還只是猜測,如今已是確定無疑。 留給一百零八魔星的路有兩條。 一條是在大宋滅亡前,薅上最后一把輔國安民的羊毛,圓了道行,重登紫府,至于后續(xù)的事情,與他們無關了,從情義角度上,大宋朝廷也負了他們,可謂咎由自取。 這是簡易路線。 如果讓大宋亡了,重擔來到自己肩上,跟氣數濃郁的女真對上,一旦敗了,那就是萬劫不復,死后再無回歸天庭的希望,只能罪下酆都。 這是困難路線。 當然,如果再深層次考慮,還有對魔性的理解。 什么叫魔性盡除? 不服天庭管束,是不是就是魔性未除? 如果從這條出發(fā),相比起直接跟氣數濃郁的赤金龍對著干,在人世受招安的路線,自然更符合天庭的需求,相當于這群魔星在人世間先歷經了一番磨難,重登紫府后自然更加服從管理。 當然,后者就是個人之見了,在不了解天庭運作的情況下,只是略帶陰暗的純粹猜測。 而九天玄女見他明了難度,又深深嘆息,開口發(fā)問:“星君之意,可有回轉?” 李彥語氣沉穩(wěn)而堅定:“別說回轉,連動搖也無,只是有些嘆息,人與神之間,看待問題的差距確實很大……娘娘當年下界相助軒轅黃帝,是為文明,還是為萬民?” 九天玄女道:“文明延續(xù),自有萬民。” 李彥頷首:“這就是神與人所見的不同,在神眼中,世間萬物,滄海桑田,所觀自然不是個人生死得失,而是天地大勢,文明走向。” “因為天下大勢,分分合合,不以人力意志為轉移,便是改朝換代,滅了女真,或許兩三百年,甚至就在百年之后,又有新的外族崛起,天下再陷亂局。” “于天庭看來,這一切或許并無區(qū)別,但我在意的,恰恰是這百年的太平,人活一生,能給無數人帶來一段太平盛世,俯仰天地,亦自無愧,還有什么不知足的呢?” 說到這里,李彥看向九天玄女:“我為凡人,當行凡人之路,便是有赤金惡龍,也一力斬之!” 雖然話說得一點都不像凡人,但選擇與決意,九天玄女已經明了,輕輕點頭,抬起纖手:“既如此,吾有天書兩卷,傳于星君!” 看著兩卷天書飛到身前,一卷為“天”,一卷為“地”,李彥愣了愣。 按照這架勢,應是天地人三卷,但要么別給,要么就給三卷天書,給兩卷是什么意思? 這缺的“人”之卷,是讓我自己去找么? 九天玄女道:“汝本非星主,與天書無緣,然天機變化,連天機星都轉而追隨,今聚勢已眾,勝于原主,此兩卷天書可細細參詳,若得功成,便當焚之,勿留于世。” 李彥明白了,那人之卷應該是給宋江了,十分嚴謹地問道:“我學自天書上的知識,能傳授給其他星君么?” 九天玄女也沒想到這位準備拿天書教學,罕見地頓了頓,才回答道:“可!” 李彥拱手,衷心地道:“多謝娘娘!” 九天玄女深深凝視地一眼:“今天凡相隔,難以久留,盼得他日瓊樓金闕,再當重會,臨行之際,贈汝一物。” 她纖手一轉,啪的一聲,一團黑白相間的玩意掉了出來,正是剛剛那頭化作煙氣消失的奇獸夢貘。 這奇獸看到李彥,先是下意識地想要掙扎,然后感受到了身后的氣息,嚇得蜷縮成一團,伏倒在地上:“拜見地母娘娘!請娘娘恕罪!恕罪!” 李彥倒是知道,九天玄女又被尊稱為地母娘娘,看來這些獸類更喜歡這般稱呼,只是見這夢貘嚇得鼻子都盤在一起,不禁啼笑皆非…… 本來還以為九天玄女不在意之前的假玄女呢,果然還是計較的,只是既然夢貘這么怕她,為什么又敢扮成玄女的模樣? 九天玄女臉上并無喜怒,淡然地道:“這夢貘小獸,天賦頗佳,既入星君夢境,便是有緣,不得再頑劣成性了!” 說罷,她微微頷首,座下云霧涌起,向著天穹飄去,帶著青衣女童,很快消失無蹤。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