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從李元芳開始 第八百五十一章 希望你們從實力和地位出發,好好看一看在跟誰談判! 第八百五十一章希望你們從實力和地位出發,好好看一看在跟誰談判! 第八百五十一章希望你們從實力和地位出發,好好看一看在跟誰談判! 興霸天:、、、、、、、、、 “總教頭,遼國蘭陵王到了!” 作為使臣的蕭兀納被帶了進來,李彥起身相迎,雙方見面。 蕭兀納仔細看著這位聞名已久,卻是第一次近距離接觸之人,按照漢人的禮節拱手道:“總教頭大義大勇,老夫久仰威名了!” 李彥回禮:“蘭陵王乃遼國的肱骨之臣,鞠躬盡瘁,赤膽忠心,即便分處敵我,我亦是十分敬重……請!” 李彥以“佐命”的身份,曾經與這位蘭陵王有過一番交流,這位宰相級的契丹老臣確實難得,是有幾分敬重的。 畢竟剛愎自用的天祚帝,對于這位功高蓋主的太傅,早就起了殺心,而此人直到現在還能活著,這就是本事,想要捋順那種皇帝的毛,太難了。 當然,如果李彥想要遼國速速滅亡,第一個殺的就是蕭兀納,其優先程度還在耶律得重之上。 現在嘛,則希望對方活得長久些,對遼國盡到最后的貢獻。 蕭兀納并不知道這位擔心遼國還能活多久,坐下后趁勢接著剛剛的話題道:“其實我們并非敵人,老夫此來,更是為了與鄉軍議和,停息兵戈,重開互市。” 堂內眾人有些詫異,有些人則暗道高明。 這個局面下,與其遮遮掩掩,不如將自己的弱點擺出,故意讓對方看到,以顯示自己的坦蕩,也讓接下來的話語更加有力。 果不其然,蕭兀納就開始了:“我大遼上承唐制,久慕漢化,自太宗起,就確立了‘蕃漢分治,因俗而治’的國策以國制治契丹,以漢制待漢人,澶淵之盟后,與趙宋維持了百年和平可見信譽……” 李彥微微一笑,予以附和:“不錯,相比起其他游牧、漁獵文明的野蠻,遼國確實是一個特殊的統治政權,而草原上總歸會有一個統治政權,與其跟那些毫無信譽的蠻夷打交道,還不如與貴國來往,蘭陵王是這個意思么?” 蕭兀納微不可查地頓了頓,撫著蒼白的胡須微笑道:“總教頭深明大義,正是如此!” 李彥道:“蘭陵王是能臣志士,此來本該由麾下使臣談判,卻是親自出面,可見誠意,我們漢人向來講究‘投我以桃,報之以李’,我也是帶著誠意,與蘭陵王見面的?!? 兩國互市其實就是投桃報李,互相交易,蕭兀納仔細地琢磨著這位的每句話、每個字眼,立刻道:“兩國戰火紛爭,生靈涂炭,總教頭愛民如子,想必也不忍心吧?” 李彥道:“燕云之地,百姓安居,商戶樂業,所謂生靈涂炭是看不到的,只是如今的太平日子,確實是上下將士賣命拼來的,故而格外珍惜,若是貴國愿意罷戰,不再妄圖入侵燕云,我自然是樂于見得!” 蕭兀納臉不紅心不跳:“當然,我主本就有平息干戈之意,否則在寶祐之盟中,也不會將燕云十四州直接劃歸中原所有……” 遼國自以為兵強馬壯,不可一世的時候,誰管你什么盟約哪怕一個名義上的兄弟之稱,都能以為母報仇的荒謬理由,用作南下入侵的借口。 一旦發現打不過,頓時想起來寶祐之盟里面簽訂的,燕云之地歸還給中原王朝的約定了。 然而李彥一句話就給否了:“昏君趙佶簽訂的寶祐之盟不作數,我們從最初就沒有認可過!” 蕭兀納胸口一悶,但對方并沒有說錯,從雁門關前拒絕遼軍入內,鄉軍一直都是針鋒相對,現在更是直接起兵造反了。 可他提起寶祐之盟,也不是故意惡心人的,主要是為接下來的地盤劃分起個鋪墊,畢竟這段時間,鄉軍一直在往外推進,蠶食遼國的土地。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