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八百六十一章 章惇:請封林沖為王!-《從神探李元芳開始》


    第(2/3)頁

    “如荊湖方臘,與明尊邪教沆瀣一氣,蠱惑民心,奸惡之行,罄竹難書,此等首惡,罪無可赦,當千刀萬剮,以儆效尤!”

    “又有朝廷貪官污吏橫行,不知為民做主,反橫征暴斂,致使官逼民反,如襄陽郭康,本為良民,卻在重賦之下被逼作亂,后幡然醒悟,棄暗投明。”

    “此等義士,雖有過錯,然及時悔過,戴罪立功,情有可原,又得陛下降詔,赦免本罪,招安歸降,朝暮朝覲,何等寬仁厚德……當再賜緋袍,封妻蔭子,宣告天下,以示嘉獎!”

    這番話一出,堂內隱隱騷動起來。

    眾多臣子哪怕知道章惇力主招安,對于這樣的說辭還是難免露出不滿之色。

    若論時間,郭康在襄陽是第一批造反的,性質惡劣,鼎盛時期麾下更有十數萬水師,嚇得朝廷瘋狂催促西軍回防,就怕他一路打進江南來,反倒是荊湖的方臘遲了近一年,才嶄露頭角。

    如今招安郭康,其實就有大部分臣子不同意,想要直接問斬,以儆效尤,章惇居然還要賜予緋袍,封妻蔭子,宣告天下,就實在太過夸張了。

    穆弘穆春的臉色微變,宋江心中也涌起一股濃濃的不適之感。

    如果郭康得此賞賜,那真是殺人放火金腰帶,官品一躍到他們之上,這怎能接受得了?

    “章公此言……”

    就連趙佶都皺起眉頭,倒不是為了賞罰公正,而是他心中恨極了這些反賊,怎會愿意給他們如此好的待遇。

    章惇暗嘆,如果曾布、蔡卞、范純禮還在,哪怕是韓忠彥,都會知道他的用意。

    可惜這群人乃至他們的親信,都被趙佶免得七七八八了,如今留在朝堂上身居高位的,多為江南一系官員,做好本職工作或許可以,一旦遇到這等大禍,終究還是格局不夠。

    既如此,他也就說得直白些了:“請陛下鑒于前唐王仙芝、黃巢之禍,安撫民意,不要寒了天下義士之心!”

    堂內頓時一靜,不少臣子都露出驚怒交集之色,宋江都是通體一震。

    以王仙芝和黃巢舉例,類比現在,這是明擺著說趙宋要亡國啊!

    “這老物,莫不是回來看朕笑話?不對……他說得不無道理……”

    趙佶心中先是驚怒交集,然后看了看瑟瑟發抖的郭康,想到王仙芝和黃巢的生平,倒是若有所思起來。

    王仙芝和黃巢是唐末的造反頭目,都是私鹽販子出身,家中財物豐富,善于騎射,后世有人粗略地將所有非官僚的造反都歸于農民起義,但也有不少學者對于王仙芝、黃巢及其團伙的定義,是“盜匪集團聯盟”。

    “這并不是一支農民的軍隊,相反在鄉間制造恐怖,武力掠奪農民的一切,從未致力于促進農民的利益,一旦條件有利,就急于接受朝廷的招安”,如此定性其實更加準確。

    不要以為朝廷腐敗,造反的就都是積極的農民起義,有時候黑的對立面還是黑,并不是簡單的黑白對立。

    不過這兩人之間又有分歧,王仙芝是很樂意受招安的,黃巢則在蘄州阻止王仙芝降唐,與其分兵,獨立作戰,乍一看上去,這是一個堅定的反朝廷派,實際上不然。

    黃巢早年一直科舉,但屢試不中,最后在某次落榜后,一怒寫下了歷史上最著名的反詩《不第后賦菊》,聽聽這詩的名字,“不第后”的賦菊,然后起兵造反。

    后來朝廷招安,朝廷對王仙芝的封官是“左神策軍押牙兼監察御史”,聽起來很不錯,卻是個八品的芝麻小官,王仙芝已經大喜過望,和兄弟們互相慶祝,然后黃巢爆發了。

    道理很簡單,招安封賞里面沒有他,王仙芝上岸了,他被拉下了,造反時的口號是“天補平均”,怎么當官時就少了兄弟我呢?

    史書里這段的記載是“仙芝喜,巢恨賞不及己,詢曰:‘君降,獨得官,五千眾且奈何?丐我兵,無留。’因擊仙芝,傷首。”

    黃巢氣得和王仙芝撕破臉皮,還直接打傷他的腦袋,分道揚鑣,所以當時朝廷如果再多給個八品官,喜出望外的人里面就多了黃巢,那指不定就沒什么“沖天大將軍”了,老子要當官!

    當然這也說不準,因為那個時期朝堂上黨爭激烈,兩派臣子對于招安采取截然不同的態度,就算名單里面有黃巢,估計后面還是會被攪了,畢竟王仙芝就是這樣招安失敗的,最終繞一圈,黃巢還是會殺進長安……

    現在章惇以“王仙芝、黃巢”為例,用意很簡單,就是要用招安的手段,阻止王朝掘墓人黃巢的出現,他剛剛一番話語,正是將反賊定性為了兩類。

    一類是方臘這種定了年號,又借助明尊教成勢的,是“罪無可赦,當千刀萬剮,以儆效尤”;

    另一類則是郭康這種,是“情有可原,當封妻蔭子,宣告天下”,南方的反賊頭目大大小小,總數已經過十,顯然那些人都可以這樣安排,而只要封賞到位,他們也會像“王仙芝、黃巢”一般,愿意歸降。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