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當然,這很卑微。 但很多事情,繞不過這個彎,可一旦繞過去了,就是這么回事。 朝廷弱小了,就必然卑微。 卑微后,就更不能顧忌顏面,而是要在一百多年統治的影響力徹底散完之前,盡可能地利用它招安分化敵眾,以賊制賊,爭取最后一點起死回生的可能,而不是如前唐一般,明明日暮西山了,還要扭扭捏捏,最終被反賊直接打進長安。 當然章惇還有另一個用意,吸取前唐滅亡的教訓,在江山社稷風雨飄搖之際,萬萬不能黨爭了。 趙佶極為聰明,完全聽明白了這位老臣的意思,心里倒也是持贊同態度的。 他現在慌得不行,就怕反賊什么時候打進金陵來,招安就招吧,大唐安史之亂后,各地節度使專權,不還是延續了一百多年國祚么…… 章惇從趙佶的神色中,知道了自己的話起了作用,暗暗嘆息,這位官家其實極為聰慧,可惜心性實在不適合為君,更可惜的是他現在沒得選。 這個時候趙佶必須在位置上,如果再經歷換官家的波折,那趙宋就是亡定了,誰都保不住。 所以章惇起身拱手:“以老臣之見,陛下當降圣旨,對各地義士好言撫諭,招安來降,共克方賊,此乃公私兩便,保國安民之策,還望陛下明鑒!” 趙佶還未回答,反對派跳了出來,御史中丞陳瓘出列:“臣以為萬萬不可,此等以黑為白,混淆是非之舉,一旦施為,各地反賊云從,以此為進階之道,不僅天下大亂不止,朝廷更要徒留萬世罵名,陛下圣鑒啊!” “臣附議!”“臣附議!” 郭康本來都準備狂喜地拜下,咚咚叩頭了,就見這群朱紫貴的臣子里面,站出來一道道剛正不阿的身影,全部予以阻止,臉色又變了。 不過沒變多久,他又高興起來,因為章惇對此的反應干脆而霸道:“陛下,值此國家存亡之際,陳瓘仍受清名之累,行黨爭之舉,請斬之,以儆效尤!” 陳瓘聞言愣住,然后勃然大怒,御史彈劾乃天經地義,何時遭到過這等反擊,頓時怒斥道:“章惇,你敢專權怙寵,竊弄國柄?” 任伯雨任右正言時,陳瓘就任左司諫,如今任伯雨的墳頭草都長起來了,趙挺之又全家遇害,陳瓘接替其位,成為了御史中丞,更加不會懼怕章惇,眼見趙宋一百多年未曾出現的權相,居然要在此刻誕生,立刻跪下:“陛下,萬萬不可容章賊作亂啊!” 章惇腰桿挺起,直視趙佶,凜凜威儀:“陛下,值此國家危難之際,當以江山社稷為重,請斬陳瓘,不然老夫立刻辭官歸鄉,再不出仕!” “章惇,你敢公然要挾天子!!” “我大宋沒了你,難道就會亡國不成!陛下,一定要將這等奸相拿下啊!!” 殿內哭喊怒罵一片,趙佶沒想到剛剛說得還好好的,不禁露出慌亂之色:“這……這……” 宋江更是聽得心驚肉跳,覺得不可思議:“這就是權力中樞的朝堂之爭么,怎的跟鐵牛似的,動不動就要殺人?” 但這份混亂沒有持續多久,因為一向沒有擔當的趙佶,這次也不得不做決定了。 他勉強壓制住慌亂,緩緩起身,雙手往下按了按,等到殿內安靜下來后,看著章惇,問出了一個關鍵的問題:“章公的招安之策,可解南方大小叛亂,然朝廷真正的大敵,是侵奪了北方的林沖與鄉軍,連汴京都被此獠所占,這等巨惡,當如何除去?” 群臣安靜下來,郭康也立刻垂下頭。 別人倒也罷了,如果朝廷敢讓他去和那個逼著遼國簽訂城下之盟的林義勇交鋒,他立刻叛逃,打死也不去。 而章惇深吸一口氣,在趙佶期待、眾臣敵視的注視下,說出了一句石破天驚的話語:“請陛下以光復燕云為賞,敕封林沖為王!” 無彈窗相關 第八百六十一章章惇:請封林沖為王!_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