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剛剛到了帳外,就聽里面傳來哀嚎求饒聲,那口音明顯是河北人,鄭彪立刻露出譏諷之色:“這些北人不過如此!” 入了帳內,就見親自審訊的,居然是四大將里面的龐萬春,而這位啪的一鞭子抽了上去,將一個遍體鱗傷的漢子打得哀嚎起來,厲聲道:“少跟本將軍裝傻充愣,你們各軍要搜刮多少錢財,說!” 那漢子顫聲道:“小的已經交代,威遠軍要供奉上百萬貫,別的指揮使,小的也不清楚啊!” 龐萬春又是啪啪幾鞭抽打,怒喝道:“少裝蒜了,燕軍十大指揮使,你既然知道威遠軍,其他的又豈會不知?到底是一視同仁,還是親疏有別,軍中自有議論,似你們這些打聽情報的,最是了解不過了!” 孟越在旁邊聆聽,卻對燕軍的制度并不了解,實在好奇道:“這威遠軍是?” 鄭彪低聲解釋道:“燕軍有十大指揮使,分掌十軍,威遠軍是秦明所掌,此人是山后開州人,也是你們蜀地出去的……” 孟越聽得倒吸一口冷氣:“這燕軍竟如此兇殘!每軍都要搜刮百萬巨富的話,十軍豈不是要千萬貫……等等,這秦明是我川蜀之人,未來定會對我蜀地不利??!” 這倒是沒錯,正如呼延灼是河東人,就讓他領軍平定河東一樣,什么出身的將領去平定相應地區往往會受到奇效,未來攻蜀,秦明必然是大將之一。 但接下來這個諜細所言,讓孟越萬萬接受不了:“小的不是特意探聽的消息,而是聽聞蜀人肚里有蟲,好奇那秦指揮是不是如此,才會特意關注……” 孟越先是愣住,然后臉色猛然漲紅,大怒地跳出來:“你這丘八!胡言什么!” 破防了。 宋朝年間流行著這樣一句話,“閩蜀同風,腹中有蟲”,蜀是四川,閩是福建,這兩個地區隔了千山萬水,卻被一同歧視。 這個說法,最初應該是從文字上面體現出來的,“閩”“蜀”二字的結構,都帶有“蟲”字,中原士大夫就常常用“閩蜀”暗諷朝堂里的閩人與蜀人,將他們看得低人一等,章惇也是福建人,都是屬于肚子里長蟲的。 這本是讀書人的一種譏諷,漸漸傳開后,就成了更普遍的歧視。 準確的說,古代的地域歧視,其實比起后世更加激烈,北人覺得南人奸猾,南人嫌棄北人橫蠻,然后各個地區都貼有標簽,都看對方不太順眼,也覺得對方看自己不太順眼。 所以方臘之前以南楚自稱,又特意稱燕為北燕,就是希望這種南北對立的民間情緒,能幫他整合人心,讓南方將士團結到自己身邊。 現在孟越就很受冒犯,尤其是從一個階下囚口中說出“蜀人有蟲”的話,更讓他拉不下臉,憤然而出,李助看了看,眼角微微一揚,快步追著離去。 等到兩位川蜀使臣離去,龐萬春立刻將那個漢子扶住,低聲道:“受苦了!” 孟越不知道自己被騙,忿忿不平地回到帳內,退一步越想越氣:“北方蠻子,欺人太甚!欺人太甚!” 李助知道機會來了,趁機道:“就怕五年之內,統治我們川蜀的,就是那些視蜀人生蟲的北方人?。 ? “五年?” 孟越變色:“此言夸大了吧!” 李助道:“若論天險,川蜀之地自是固若金湯,可燕軍擅于諜細滲透,若是派遣細作入川蜀,挑唆當地反對者,里應外合,又當如何?” 孟越抿了抿嘴。 這其實就是考驗楊天王的統治是否穩固。 如果是一年前,他還挺有自信,百姓擁護,官員投降,儼然是一副蒸蒸日上的大好局面。 但自從打下地盤后,這位楊天王就飛速墮落起來,大興土木,修建宮殿,貪圖享樂,驕奢淫逸,對于珠寶尤其喜愛,連便器都鑲嵌了七寶,到了極為夸張的地步。 而蜀中久安,有了新的主人后,權貴階級又開始宴樂成風,百姓再度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孟越雖然不是什么王佐之才,也喜愛珠寶享受,但看著方臘上下軍隊的克制,再對比一下蜀地,實在難有底氣,說蜀軍真的能夠固若金湯,不會重蹈后蜀六十六天被滅的覆轍。 可他想了想,又嘆了口氣:“我倆便是回去勸大王出兵,他肯定也是不愿,此行不過是敷衍一二罷了!” 李助早就考慮好:“若是讓蜀軍出兵,與燕軍抗衡,大王或許不愿,但我軍可以順流而下,困住襄陽燕軍,讓方臘騰出手來,北上與燕軍交鋒,這便是坐山觀虎斗了,如何不樂意呢?”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