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城頭之上。 李彥和方臘對坐飲酒。 本體自不必說,即便是“佐命”,此前的關注點也一直在明尊身上,對于方臘幾乎沒有注意,這是兩人第一次正式見面。 看著這位面容雖然帶著幾分疲憊憔悴,但總體來說還大方得體的起義軍領袖,李彥舉起酒杯:“敬圣公!” 方臘露出受寵若驚之色,趕忙舉起酒杯:“豈敢豈敢,在下當不起此稱!” 李彥道:“自從昏君南遷,南方百姓生活愈發困苦,荊湖百姓能在閣下的治理下安居樂業,如何當不起這個稱呼?” 方臘以前很高興聽到這個,現在明知對方為人,也有些心驚肉跳,故意苦笑著感嘆道:“慚愧!我只是收買人心,若到了緊要關頭,也會苦一苦荊湖百姓,而燕王殿下是真的以民為本,我遠遠不及!” 李彥微微搖頭:“無論是心中真心為了百姓好,還是為了讓民心依附,以成大業,在沒有真正發生變化之前,并無區別,自古論跡不論心,圣公不必妄自菲薄。” 方臘聞言稍稍沉默,語氣倒也真誠起來:“其實不怕燕王殿下笑話,這番作為是我向你學習的,正是眼見燕云人心所向,王道可成,我才在荊湖如此為之。如果沒有燕王殿下珠玉在前,我或許就聽從那邪教明尊所言,完全以邪教之法蠱惑人心了!” 這番話無疑奉承得人很舒服,但李彥卻清楚這還真的不是吹捧。 因為無論是歷史上,還是原著里面,方臘確實都沒有達到如今的高度。 從某種意義上,人都是互相影響,互相成就的,他當然希望自己對于歷史的正面影響越多越好。 李彥舉杯:“那么第二杯,就敬圣公為麾下將士所做的選擇,請!” 方臘完全不怕對方在酒中下毒,那樣的罵名背得毫無必要,哈哈一笑:“這我還是當得起的,干!” 兩人碰杯,痛飲下肚后,方臘緩緩開口:“今日相見,燕王殿下的氣度令我心折,我更不后悔自己的決定,只是有一個疑問,不吐不快!” 李彥頷首:“請講?!? 方臘道:“此番親征,是早有準備,還是臨時起意?” 李彥道:“我初定的統一戰略,是在三年之內,一統南方,但從閣下讓王慶帶著方玉葉和方杰投降,讓我有了引蛇出洞的計劃,又將川蜀的楊賊一起作為目標,從那時起就有了親征的準備。” 方臘喃喃低語:“走一步看三步,天下全局盡在掌控,怪不得燕王殿下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李彥道:“盡在掌控談不上,變數還是很多的,你們兩方一動,宋廷的章惇不會錯失良機,西軍必出?!? “面對三方聯盟,我燕軍在南方部署的兵力確實捉襟見肘,這其實是很冒險的一戰?!? “但為了南方不長久的興兵戈,無疑是值得的,打仗哪有十拿九穩……” 方臘感嘆:“能一戰定乾坤,這般風險確實是值得的,可我只有荊湖一地,襄陽又被占,才不得不冒險,閣下雄踞中原,還能這般以身犯險,理應成就大業!” “而我的投降也正在于此,不瞞燕王殿下,無論是燕軍的哪位將領來,我或許都會不甘地掙扎一二,唯獨是閣下親至,讓我徹底死了心!” “第三杯,敬燕王殿下的始終如一,請!” 李彥舉杯:“干!”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