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沒想到金陵城內竟發生了這等事情……” “女真賊子,太猖狂了!” 燕京王宮,明德殿內,接到第一時間傳來的消息,群臣的表情頗有幾分怪異。 那是一種明明覺得“好死”,卻又不能說出口,所以憋得挺難受的怪異。 對于大燕來說,雖然有簡王和衣帶詔在手,可以行“吊民伐罪,周發殷湯”之舉,將趙宋滅掉,但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終究難以把握度。 尤其是趙佶,如果這位大宋天子在金陵轟轟烈烈地戰死了,那勢必會激發南方的反抗之心。 忠于趙宋的臣民還會起事,燕廷想要完全統治那片區域,勢必又需要一段長時間的鎮壓。 但現在這位大宋天子先是想要北逃金國,又在金陵江畔被金人所弒,簡直是主動為燕國在南方的統治掃平了障礙。 至于金人帶走的那些人,也不必擔心,畢竟他們還要返程回歸朝鮮半島不是? 當然,在一片竊喜之中,也有例外。 比如禮部侍郎韓嘉彥,就面無表情。 他倒不是悲傷,是因為前朝的士大夫都不能做出表情。 自從有了衣帶詔后,這群燕廷文官提及趙佶時,必稱之弒母昏君,以展示他們在新朝為官的正統性,但現在趙佶已死,無論是喜是悲都不合適了,不如淡化處置…… 而吏部尚書高俅,則眼眶微紅,情緒明顯低落。 趙佶還活著的時候,高俅只當忘了這個人,再無昔日的君臣之情,可聽到他死了,還是慘死在蠻夷手中,又忍不住想起端王府中的時光來。 高俅一直記得,若不是趙佶的看重,自己還是街頭閑漢,跟著一位又一位主人,如同蹴鞠般踢來踢去,豈會有現在的機遇? 丁潤目光頻頻看了過去,有些擔憂。 他能理解好友的情感,但懷念前朝故主,實在是大忌諱。 所幸接下來,李彥為趙佶之死蓋棺定論:“趙宋末帝雖有種種罪行,然此番崩于金陵,依舊以天子之禮葬之!” 蔡京、朱武、吳用齊聲道:“殿下圣明!” 三人都是真心實意。 蔡京清楚,趙宋一百五十年統治的影響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夠清除的,何況趙佶死得越慘,越容易抵消之前的惡感,讓人重新記起前朝的好。 堵不如疏,這個時候如果強行壓制,無疑是下下之策,而以天子之禮葬之,就是允許各方祭拜,尤其是前朝的臣子,可以全了忠義,自然皆大歡喜。 朱武和吳用則是敬佩于這位始終如一的氣度,也正是這份胸襟感染了他們,使得他們除了聰明才智外,還有了如今的格局。 李彥又看向韓嘉彥:“關于對宋末帝的追謚,禮部盡快定奪?!? “是!” 韓嘉彥領命,心中暗暗叫苦。 宋末帝只是一個別稱,不是真正的廟號和謚號。 但趙佶所作所為,廟號怎么也不能像歷史上的趙構,謚其父為“徽宗”。 根據《逸周書·謚法解》,元德充美曰“徽”,“元德”是指有大德,“充美”除了有美、善的含義之外,還寓意了發揚圣德。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