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說到這里,李彥神情愈發嚴肅:“南方也有州縣受災,別光顧他國之事,國內的老百姓才是第一位,賑災是重中之重,放在首位!” 中書省、戶部、吏部趕忙領命:“是!” 燕國如今還談不上完全的國泰民安,任何改朝換代之后的損傷,都不是那么容易平復的,尤其是南方,許多州縣都是受兵災嚴重,百廢待興。 所幸如今四方歸順,軍事支出遠比趙宋要少,國庫充盈,一旦農耕王朝愿意為民賑災,是游牧和漁獵民族遠遠比不上的,燕國在保證國內的同時,完全有余力將米糧支援中京道的奚族,助其渡過難關。 李彥加以總結:“金人妄圖在。(本章未完!) 第九百三十七章 不忘初心,佛門收稅 賑災上施加影響,看似高明,實則可笑,燕國國力強盛,反觀金人連高麗王國都無法真正統治,拿什么跟我們抗衡?日后但凡與之較量,都可以比拼綜合國力,此乃以己之長,克敵之短!” 群臣思路愈發清晰,齊齊躬身:“遵王命!” 具體的事宜,李彥從來不操心,定下整體戰略后,讓各部實施,不過此次還留了兩人:“吳右丞與時都督,留一下。” 吳用和時遷留下,就聽這位問道:“燕京目前最大的佛門寺院,是哪一家?” 時遷有些奇怪,吳用則不假思索地道:“回稟殿下,是憫忠寺。” 李彥眉頭微揚,燕京憫忠寺,是后世的北京法源寺。 據說這座寺院,最初是李世民為紀念東征高句麗的死難將士,在那時的幽州城內建造,寺還沒有建成,唐太宗就駕崩了,后來經李治、武后降詔,于武則天執政的萬歲通天元年建成,前后歷經五十一年。 時遷也記起來了,這座寺院確實是目前京內香火最旺的,卻依舊不明白為何突然提起:“殿下之意是?” 李彥道:“金人信佛么?” 時遷對于敵人的情況了解得異常清楚,立刻道:“不信佛,他們崇信的還是草原部族原始的薩滿教。” 在遼國佛教盛行的氣氛中,女真依舊不信佛,也能看出在遼國混得有多差,李彥微微一笑:“我若要金人開始信佛,可有辦法?” 時遷凝眉道:“這恐怕有些艱難,殿下以前教導過我們,塞外民族信奉宗教,是處于生存的需要,女真人生活在窮山惡水之間,符合薩滿教義,佛教除了苦行派系,并無共通……” 吳用同樣在歲安書院里進修過,從另一個角度考慮問題:“高麗王國是極為崇信佛教的地方,女真如今滅高麗,立金國,如果他們吸納了高麗的文化,那自然會崇信佛教,如果他們依舊故我,那說明現階段外來的文化難以影響……” 李彥贊許地點了點頭:“不錯!” 女真歷史上信佛的轉折點,具體在哪一年沒有記錄,但大致上可以判斷,正是先消化了遼國的基業,繼承了遼國盛行佛教的風習,南下又受到了宋地佛教的影響,皇室與貴族自那時起開始崇信佛教。 金太宗完顏吳乞買,就于內廷供奉佛像,又迎旃檀像,安置于燕京憫忠寺中,每年設會、飯僧,這座寺院甚至還做過一次進士的考場。 統治者信仰宗教,都有需求,從這個時候開始,薩滿教那一套就不適合女真人了,自然會被拋之腦后,引入更為適合上層統治的佛教。 但現在的問題是,女真人還沒有那個條件拋棄薩滿教,改信佛教。 所以李彥才特意提出。 首發更新@ 對待敵人,就是要引導他們做出違背規律的事情,才能制造出更多的取勝之機。 第(2/3)頁